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结合疫情期间的总结以及数家机构的调研,预计接下来中国企业发展有会有这样的趋势:

快进趋势一:数字化发展加快

1、数字化工具的普及

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在疫情之前中国已是全球消费领域的数字化领导者,约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45%,移动支付渗透率比美国高出三倍。

虽然刚开始受限制于物流配送的影响,线上交易收到波及。线上交易伴随物流的部分开通而区域恢复,甚至因线下的限制而有爆发性增长,线上交易增长30%-300%不等。

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发展线上业务得到自救,在这5个月内企业和个体商户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差别是个体商户多使用的是微商、朋友圈等社群方式,企业则采用电子商务软件支持,拓展线上新渠道例如抖音、直播带货、小程序商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从B2C延伸到B2B

原来数字化的进展在零售行业、快下品行业、新冠疫情不仅加快了B2C行业的数字化进程,那些数字化程度向来较低的行业也在加速数字化步伐,例如传统上需要线下互动的行业和B2B行业。

3、工作方式在线化

因为疫情的关系导致企业、个人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视频会议、网络电话的需求剧增,带动了中、小企业OA系统的发展以及移动端工作的巨大需求。

不少行业互动方式发生改变,比如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互动加速,在线问诊量快速增长;零售行业线上布局加快、金融领域大面积启用智能机器人以及线上服务等。同时也让企业审视现场办公的人员是否依然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进趋势二:进一步激发内需

1、中美贸易摩擦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中国经济对世界的相对依存度已在降低:内需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得以中国的民族情结加深,一方面也由于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摩擦增加

据有关机构调研,在2019年多家机构进行的调查中,约有30%至50%的受访企业考虑调整供应链战略,包括寻找替代采购来源或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下,一些国家存在将本国关键领域企业迁出中国的呼声,并出台了配套的财政支持政策

在中国美国商会(AmCham China)调查的企业中,有20%认为新冠疫情可能加速“脱钩”。欧盟商会(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2月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实现投资多元化已成为许多在华欧企业的首要议程。此外全球贸易和投资大幅放缓,人员流动严重受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民族情结的激发

疫情期间海外部分国家对中国的不理解、著名品牌及名人的争议言论激发了大众的爱国精神,加重了对部分产品的排外,虽不能排除企业本身经营的问题,确实造成了业绩下滑,部分著名海外品牌在国内退市。

3、政府、媒体、名人的支持

在疫情之前,国内多家快消、零售牵手保护中国老字号活动,跨界或者进一步推动老字号产品的传递;政府机构、名人、媒体就携手支持贫困地区特产销售。

因疫情影响滞留地方的特产,例如鲜花、水果、蔬菜,在线上媒体全力鼓动、名人代言、及政府支持下再次掀起支持购买的热潮,促进了消费,一方面也传递了中国自有产品的良好口碑,对部分产品起到替代作用,比如原先从越南、泰国大量进口榴莲、芒果,因为疫情暂停促进了海南的芒果、榴莲销售,原先多进口海外的蓝莓因此推动了云南地方的蓝莓销售。原本澳洲会大量进口的车厘子现在成了山东樱桃的天下。

快进趋势三:竞争加剧

1、领先企业占据数字化和高度敏捷化的优势

新冠疫情将加剧竞争态势,给在华企业带来更大风险的同时或也将带来更高回报。

麦肯锡调研显示,在中国,排名前1/10的头部企业获得了90%的总经济利润;而在世界其他地区约为70%。许多头部企业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和高度敏捷化,这些优势帮助他们有效应对疫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弱势企业。他们的敏捷性和数字化程度都不够,因此面临现金流不足、甚至被迫裁员和破产的危险。

2、其他行业的跨业竞争

原本以为的同业竞争越来越有跨界的现象,以口罩为例、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开通了口罩、防护服产线,医药医疗相关企业、石油产品、汽车行业、空调等纷纷加入战线。原以为软件服务商的竞争是各自软件服务商的竞争,或者加入了四大,没想到还有阿里、腾讯的介入(钉钉、微信里里有很多收费、免费的功能模块应用),不由想到之前有句很火的话,本以为打败电信的是移动、联通,没想到是腾讯。

原本的细分区隔因为疫情影响直接销售,为了争夺其他细分领域的业务量,也开始接入比如原本针对餐馆、商户服务的企业走入家庭、个人消费的区间,原本电商领域争夺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区间。因为特殊原因导致细分领域介入又取得良好销售成绩,或对未来主营方向有所拓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线上渠道的竞争加剧

这里的竞争不光是提供线上渠道的企业竞争激烈,比如京东、阿里、拼多多,更是自己线上渠道的竞争,自有商城、微信小程序、APP或者是自有品牌在京东、阿里、拼多多等渠道的旗舰店或品牌店之间的竞争。

伴随企业数字化的进展,各渠道的数据进一步收集与分析,每增加一个渠道都需要投入时间、精力与人员,而不同渠道的利润空间、销量以及带来的品牌影响有很大的差异。虽然刚开始企业可以用尝试的方式广撒网,做多品牌宣传,后续必定是精准营销的时代,也就是自有渠道的进一步内部竞争与筛选

缓慢趋势:线下恢复行业、地区差异大

线下购物缓慢恢复,据米雅科技对1-5月中国零售业消费数据分析显示,5月商业活动已达到疫情前84%的水平,但差异明显,就近购物趋势明显,超市销量回落,便利店和药店则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食品餐饮、时装店和百货商场等可自由支配支出的类别受到沉重打击,且恢复较慢

为减少外出与接触,客单价提高124%,疫情缓解后增长仍保持在22%。虽百货商店目前有所恢复,但也只是略微回升,相比疫情前下降约21%,服装店下降严重客流量下降88%,即便在以往购物假日依然客流量较少、一线城市比其他城市线下恢复快,疫情中心的城市恢复比较滞后

对健康和健身的重视,购物行为反映了客户对健康重视的心态。线下忠诚度受到冲击,中国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的商店和新的品牌。疫情高峰过后,约14%的人不打算重返以前常去的商店,约6%的人不打算换回以前选购的品牌,线上互动抵消部分影响,比如服装、零售行业线下收到打击,线上数字化活动明显增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当下疫情导致的消费方式改变、企业业绩下滑等情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管理者需要判断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暂性行为?当下为疫情改变的措施后续是否要继续?

但是做到实时观测数据、分析快速反馈,在布局线上渠道时打通所有渠道数据端口并实现数据足够的颗粒度,内部做好能够快速支持改变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与决策模式配置,实现上下游供应链、生态链的进一步紧密联合以提高联合应对的敏捷和灵活性是企业必须要采用或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