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2常年占据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榜首,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一辆特殊的豹2,它奠定了从豹2A5后炮塔正面装甲上出现的楔形附加装甲状态,不仅如此,它还是当年参与瑞典主战坦克竞标的候选者之一,并最终打败了M1艾布拉姆斯、挑战者2、勒克莱尔等强劲对手,最终成为了瑞典陆军的Strv.122主战坦克,它就是德国克劳斯·玛菲机械公司推出的豹2“Kampfwertsteigerung”项目原型车——豹2 TVM 1号原型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向民众开放的2 TVM I原型车,注意炮塔附加装甲与量产型有很大区别

豹2 TVM 1号原型车背后的故事

目前这辆珍贵的原型车馆藏于德国蒙斯特装甲博物馆,虽然从外观上来看,它与日后的豹2A5相差无几,但是细品后就会发现,这辆豹2相比于博物馆内的其他几个重量级藏品来说丝毫不逊色,不夸张的说,正是这辆豹豹2 TVM奠定了日后欧洲多个国家装甲部队的基础,因为目前除了德国之外,包括瑞典、芬兰、丹麦、西班牙、希腊、荷兰、加拿大等在内的大量国家都引进了豹2A5/A6或其变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这辆车炮塔两侧与量产型的区别,附加装甲直接使用螺栓安装在炮塔两侧

豹2主战坦克直到豹2A4,也就是第5到第8批次才逐渐趋于成熟,随着时间的推进,德军深感豹2A4防护和火力的不足,于是制定了“Kampfwertsteigerung”升级项目,简称KWS,其中KWS I计划旨在提升坦克的火力,也就是后来豹2A6上的那门55倍径主炮。而KWS II计划则主要是为提升豹2的正面防护能力,该项目催生了从豹2A5开始安装的正面楔形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那辆豹2KVT原型车,楔形装甲是木质模型

早在豹2A4生产第五批次时,德国国防军就抽调出一辆坦克来改装为豹2KVT,即Komponenten-Versuchstr ger,中文译名部件试验车,这是豹2坦克正面首次安装附加装甲。由于附加装甲导致坦克炮塔重量暴涨,除了增加附加装甲外,该坦克还采用了更新的炮塔传动方式,由传统的液压驱动改为电传动。在对该型车辆进行一系列评估后,德国国防军采用第八批次,也就是最后一批豹2A4的两辆车改装成了豹2 TVM部队实验车,这次我们要说的豹2 TVM I就是其中的第一辆。

瑞典90年代初的三代坦克采购案

在德国摆弄他们的新坦克的同时,瑞典的主战坦克项目却因为资金问题夭折了。众所周知,瑞典虽然面积狭小,但是军工力量却是遗留的,拥有萨博,博福斯这样的超级军工企业,其生产的博福斯防空炮和机炮等等销往世界大量国家,甚至连美国也对瑞典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青睐有加。此前瑞典陆军装备的主要是自主研制的Strv103主战坦克,相较于坦克,Strv103其实更像是二战时期各国装备的坦克歼击车,它没有安装炮塔,而是依靠车身的转向和液压悬挂调整火炮指向和俯仰角度。Strv103显然无法适应新的作战环境,瑞典陆军急需一种取代他们的主战坦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瑞典装备的Strv103主战坦克,其主炮俯仰依靠液力悬挂实现

1991年11月11日,瑞典在经过一系列评估后,向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四个国家抛出了橄榄枝,这四个国家研制的坦克代表了当时西方主战坦克的顶尖水平,他们分别是英国的挑战者2主战坦克,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德国的豹2 KWS方案和美国的M1A2,这样的同场竞技显然是空前绝后,精彩纷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款西方顶尖的主战坦克同台竞技,这在别的地方可是看不到的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辆参选车辆的整体情况,豹2和M1主战坦克的性能最为均衡,但当时的豹2 KWS方案还是一款带有浓厚实验色彩的样车,可靠性方面显然不如久经考验的M1,美军方面,虽然M1A2还是一款新鲜车辆,但是M1A2主要升级的是车内的电子设备、传感器等,主体结构没有大的变动,所以相对来说可靠性更强。而挑战者2和勒克莱尔都比较偏门,挑战者2是这里面防护能力最强的车型,英国正版乔巴姆装甲的加持下,挑战者2首上和炮塔处的防护能力相当精良。而勒克莱尔是这几辆车重吨位最轻的车型,由于采用自动装弹机设计,仅有三名乘员,勒克莱尔拥有娇小的体型和惊人的推重比,而且勒克莱尔的信息化程度很高,相当先进。

首轮即遭淘汰的挑战者2和勒克莱尔

瑞典陆军最先考虑到的显然是各个主战坦克在瑞典寒冷天气下的适应能力。作为一个北欧小国,瑞典采购一款坦克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到这款坦克在雪地中的适应能力,结果挑战者2首先败下阵来,挑战者2的发动机功率是这几款车型中最小的,只有1200马力,在雪地上很难适应,其次挑战者2装备的是一门线膛炮,发射的弹药种类相较于其他几种坦克要少的多,瑞典陆军采购坦克的数量有限,要考虑到坦克火炮的多用途性,所以挑战者2很快便落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战者2的机动性相对较差,所以第一轮就落选了,事实上后期的挑战者越来越重了,图为英国的挑战者2tes

机动性测试中,勒克莱尔主战坦克表现优异,它比最重的对手都要轻8吨左右,得益于此带来的强悍推重比,勒克莱尔在测试场上健步如飞。然而当时勒克莱尔还正在研制中,可靠性严重不足的火控在射击环节严重拉低了分数,最终瑞典人发现,勒克莱尔当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显然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事实证明瑞典人是明智的,最终勒克莱尔成为了最昂贵的三代主战坦克),最终勒克莱尔也落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勒克莱尔还在研制中,而且法国装备一向比较精贵,毛病也不少

豹2升级型的成功当选

现在竞技场上就只剩下两辆车了,一辆是德国的豹2坦克升级型,另一辆是美国的出口型M1A2,双方在火炮威力和射击精度上不分伯仲,接下来就是防护能力测试环节了,瑞典人拿出了他们自己研制的复合装甲。这种复合装甲的表现让人惊艳,在实际测试中,这种装甲使得M1A2和豹2改进型的正面防护能力提升了50%-100%,最终装备这种新型装甲的豹2成功当选,瑞典版本的豹2A5加装了更加厚实的装甲,吨位达到62吨左右,被称为Strv.122,这场四大北约强国的同台竞技最终以德国的胜出而告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实至名归的豹2坦克,加入瑞端陆军后改名为Strv.122,算是最精良的豹2A5衍生型了

整体上来说,瑞典选择豹2也算是实至名归,因为此前瑞典就曾经向德国国防军采购了一批冷战时期的库存豹2A4,显然考虑零配件和后勤压力也要选择豹2。另一方面,瑞典有着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在豹2升级型上,瑞典人能够肆意妄为的进行各种升级改造,但是如果购买美国的M1A2显然就会遇到各种系统兼容问题,随后再来说说勒克莱尔和挑战者,前者是因为在当时不够可靠最终落选,而后者显然不适合瑞典的地理环境和防务需求,所以瑞典选择豹2也算是实至名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