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业绩,面子可以不要,形象可以不顾,但性命也可以不顾吗?

近日,贵州省毕节市一家装饰公司为惩罚业绩不达标的员工,竟让他们生吃蚯蚓和泥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业绩不好,而挨处罚,这种操作在各行各业都存在,司空见惯。无论哪家公司都不是慈善机构,不养闲人,适当地以“处罚”促“激励”,是可以产生一定的效果的。

处罚是一种变相的、潜在的激励手段,让每个从业人员都有压力,从而产生积极的主动能动性,对于员工个人的发展和公司整体的发展都有裨益。

至于处罚的手段,我们或许都有所耳闻,有扣工资的,有扣奖金的,有罚劳动,干活的,稍鸡血一些,有不同程度体罚的。但贵州这家装饰公司的生吃蚯蚓泥鳅,还真是闻所未闻,差不多弥补了某项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从饮毛茹血的状况进化至今,已经脱离了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特别是对中国人来讲,经过亿万年的蜕变后,我们对于七分熟的牛排都不能全然接受,更何况是未经加工的蚯蚓和泥鳅!

或许我们都有吃跳跳糖的经历,特别是第一次吃的时候,很新鲜,很刺激,也很享受那种噼里啪啦在口腔里乱炸的感觉。那是在我们有心理暗示(那只是糖)的情况下进行的,精神上不会有太大的负担。而现在入口的竟然是尚在蠕动的活物,求当事人的心理隔应指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令人发指的惩罚措施,公司负责人解释说,只是为了给业绩差的员工一点压力,让他们努力工作。吃活物不是硬性要求,可以用交500元罚款,加上请同事吃早餐代替。

在一线跑市场的员工,哪个人的收入不是微薄的,可怜的底薪,加上那遥不可及的业绩提成,他们有几个五百可以上缴?为了干下去,为了保住那仅有的微薄的收入,相比较而言,吃蚯蚓似乎还是有意义的。

作为一个旁观者,阅读此则消息后,心理极度的不舒适,隔应非常。当事人的心理、生理反应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打份工而已,至于要这么拼吗?

业绩是非常重要,至于用这么血腥的手段,来威逼吗?

知耻而后勇,是一种理想的结果,但物极必反,“耻”到胃里了,会不会紊乱当事人的神经系统?这种处罚有进行过可行性分析吗?

目前,公安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及人社局等多部门已介入调查该事件,对于公司负责人初步进行现场训诫。

自从有了网络后,天天都有让人脑洞大开的爆炸性新闻。有的新闻,让人异常反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人都知道,脑子是个好东西,可为什么总有些人就是不用。他们把反人类的行为,当成是创新,把歪门邪道,当作救命稻草,为了上热搜,真的是穷尽了脑汁。有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本文由闲人八点半原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