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

最近一直在关注仝卓的事件,不想没等到结果反而是“教育局承认学校与钟美美接触”的话题抓住了我。这些视频也许会让一些人反感,也许会逗笑你,也许会让人想起过那些年我们的课堂……

     一、真实的往往不那么好看

一、真实的往往不那么好看

有点尖锐的声音,诡谲的眼神,突然的爆发……老实说第一次在B站推送看到并不太喜欢,有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意思,后来意识到,这就是我曾经的老师,毫不夸张。

现实生活中的教育,尤其是非一线城市重点学校的教育,都不是那么尽善尽美的,远比偶像剧里面的要刺激很多。

校园霸凌。相信大家看到不少几个学生轮流殴打同学的视频,每年都有……

教师体罚。前阵子的广州小学生虐待反转事件还没过去呢……

特权学生。仝卓都能社会考生变成应届生,翟天临可以闭眼博士……

家长撕逼。因为各种原因家长老师闹僵的事话题不断……

普通学校没有这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全靠钟美美模仿的老师撑起我们对校园生活的生动回忆。老师这样可憎吗?并没有觉得,也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不是受虐狂,而是我们都一度认为老师就是这样的,课堂就是这样的,直到我们长大了,抽离出来看才发现那么的五味杂陈。
这些视频之所以火,是因为大家有共鸣,这些共鸣是建立在大家对视频中“老师”形象的共同认知上的,原来在大家都是孩子时,一个成年的老师是这样和我们讲话的,这正是悲剧的内核,以至于真实到让人想笑。

二、学校想要好学生,要先有好老师、好教育

二、学校想要好学生,要先有好老师、好教育

老师对孩子影响一点不亚于原生家庭,学校接触钟美美后,希望他多拍点正能量视频,并且事后下架了全部作品。诚然学校的立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约束学生的同时,有没有约束老师呢?

其实不是每个老师都像视频那样,即使有类似,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那样狂躁,学校的做法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视频中模仿的老师责任心很强,这是不可否认的。也像普通女生一样爱美,也像普通老师一样挤占自习课,也像普通班主任一样抓早恋没收手机零食……作为我们曾经的“斗争对象”,毕业的时候还是哭的稀里哗啦,有的几年之后依然会想起。

在我们以为博士毕业很困难的时候,翟天临出现了;

在我们以为高考是唯一公平公正的时候,仝卓出现了;

在我们以为原来不止我的老师像视频里那样,学校出现了……

老师责任心强虽然是好事,可是真如这样一般的话,教育态度的确不可取,钟美美是一名学生,可能正是对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有了刻骨铭心的感触,才以这样模仿的方式呈现出来。他无形中扮演了一个问题的提出者,可是学校不解决问题,他们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学校的第一反应不是针对视频里反应的深刻问题进行调查、反思、整改。而是第一时间约谈学生,下架视频,这只能让大家更加怀疑,让学生更加害怕。

三、多点责任、多点自信、多点包容

三、多点责任、多点自信、多点包容

学校之所以急着如此处理,想必是怕影响到“声誉”,间接说明对这样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是不认可的,但却是默许的。这不是学校的责任,应试教育下对于成绩提升的迫切需求,素质教育下对于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呼声,促成了这种剥离的骨感的现实。

严厉不是错,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虽然饱受诟病,但是全国各地依然争相模仿;毛坦厂中学虽然被描绘得那么“阴森恐怖”,多少家长愿意奋不顾身陪孩子就读。如果视频中的老师真有原型的话,她禁止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化妆,她尽可能利用时间为大家补课,这些做法的初衷就是每一名普通教师都有的。而且钟美美的那种自信,那种驾轻就熟,是很多学生不曾拥有的。

给责任心强的老师一点空间,让他们有自己合理的管理方式。给多样多元的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学习成长。这样不好吗?看起来约谈了,其实是最大的不作为,收起不该伸的手,把精力放在该放的地方,才是学校管理者该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