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农村趣事,交流农业知识,做幸福农民!欢迎关注家乡守村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是决胜年。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这些农民在“贵人”的帮扶下,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走出了贫穷,走向了富裕。

在吉林省洮南市的一个村庄,全村有59家贫困户,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下,吉林农业大学与这个村庄结成了帮扶对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市人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的增长,近几年人们对肉鹅的需求量不断上涨,之前吃烤鸭、烧鸡,现在都吃烤鹅了。而且鹅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多上班族的选择。

仔细研究后,他们决定通过养肉鹅来帮助村民们摆脱困境。那么如何提高鹅的品质,扩大养殖规模,帮助养殖户稳定增收,成了本次扶贫任务主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项目的负责人是孙永锋,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帮扶对子结成后,他经常住在村里,挨家挨户的走访,实地的为养殖户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永锋团队通过对帮扶村庄的实地考察。深入研究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发现这里土地资源广阔,家家户户庭院很大,非常适合吉林白鹅的生长。于是,孙永锋为59家贫困户,每户免费发放了30只幼鹅,而且都是7日以上的托温鹅雏,这样就增加了幼鹅的成活率。而且,还免费的提供了配套的饲料、药品和免费的疫苗服务。

任何事情都不能是一帆风顺的。农户开始并不买帐,本就贫困,害怕大鹅到了季节没人回收,卖不出来钱,所以都是张望的态度,顾虑重重,不敢下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帮着养殖户建立了市场回收机制,保证市场销售。

还有的养殖户虽然领取了幼鹅,但是并不是按照新的养殖方式饲养,而是自繁自养,靠天养鹅,这样就严重的制约了规模化发展的速度。因为养殖习惯问题,很多农户的配合度不高,不能做到定期防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开展了技术培训,培养了不少的乡土防疫人员。这样不但解决了定期防疫的问题,还改善了一部分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2017年一个养殖户光靠养鹅就挣了2600多元钱,到了第二年春季,大家开始抢着报名。这种产业不耽误平时的农耕生产,属于单纯的增收,而且投入少,周期短,回报率高。

就这样,孙永锋的团队在这里构建了标准化示范联盟,前后踏遍了我省60余市县,推广扶贫鹅500多万只,带领无数人脱贫致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心更安心”这是养殖户最深的感触,孙教授不但带来了免费的幼鹅和服务,还有更好的管理方法,养殖技术,让养殖户们打心眼里高兴。

孙教授说他会在三农问题上付出更多的精力,自己的力量虽然小,但是他相信万涓成水。是啊,就像我们歌唱的一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社会将变成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