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二战之初力量单薄且不被美英国家承认,戴高乐是怎样步步为营用智慧击败对手的?他是怎样体现出用脑的绝技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了一次会晤。“我们把吉罗叫作新郎,”罗斯福以戏弄的傲慢态度对丘吉尔说道,“我把吉罗从阿尔及尔弄来,你把戴高乐从伦敦接来,我们来强迫新娘戴高乐嫁给吉罗。”

原来,盟军在北非登陆后,罗斯福扶植亨利·吉罗担任北非高级专员和在那里的法军总司令,同远在伦敦领导自由法国的戴高乐遥相对立。如今,罗斯福出于战略的需要,想伙同丘吉尔强迫两派联合,使戴高乐服从美国庇护的吉罗的领导,从而更加符合美国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高乐一到卡萨布兰卡,吉罗诽谤他丝毫不反对通敌的维希政府,并主张让维希政府在北非的总督诺盖、佩卢东、布瓦松和贝尔热雷官拜原职。丘吉尔和罗斯福企图把他们制定的“和解”方案强加给戴高乐:成立包括佩卢东等人的执行委员会,由戴高乐和吉罗共同担任主席,吉罗还兼任最高军事长官。戴高乐的回答是,这种安排只能使美军的人称心如意。第二天,吉罗在拜访戴高乐时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有趣的是他还声称把戴高乐提升为陆军上将。戴高乐把这一计划驳得体无完肤,认为吉罗想在罗斯福庇护下独揽大权。

结果没有谈成,戴高乐返回了伦敦,在那里遥控着向吉罗夺权的斗争。但美英两国不断向他施加压力,要他接受吉罗的领导,团结在吉罗的周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戴高乐采取了维护法国独立和主权的政治战略,坚决要求同维希分子划清界线,在北非得到了越来越大的支持,法国国内的抵抗运动委员会也站到了他这一边。戴高乐的力量日益加强,吉罗的抵抗开始崩溃。5月17日,吉罗终于邀请戴高乐前往阿尔及尔,以便共同组成一个法国中央权力机关。5月30日,戴高乐一行从伦敦飞抵阿尔及尔。当时,吉罗在北非无所不有:军队、警察、行政机构、经费、报纸、电台、电讯设施,还有盟军做后盾。与吉罗相比,戴高乐却一无所有,没有军队,没有宪兵,没有官员,没有银行存款,也没有宣传工具。但他对战胜吉罗充满了信心。

6月1日,戴高乐召见新闻记者,宣布他到北非来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法国权力机关,以领导民族力量进行作战,维护法国的主权,但要把某些代表其他方面的人排除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报道后,身为阿尔及利亚总督的佩卢东心慌意乱,为了争取主动,他在当晚向戴高乐和吉罗各写了一封信。在给戴高乐的信中,佩卢东表示愿意放弃他的职位。他给吉罗写了大意相同、措词略有出入的信,但决定

第二天早晨送出。

戴高乐当晚接到信后,认为这是他的一个重要胜利,这是一场权力之争,不是讲究礼仪细节的时候。他立即复信佩卢东,接受了他的辞职。戴高乐在信中说,“在祖国正经受危险考验的时候,我相信法国人一定都和我一样,重视你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的价值”,并宣布批准佩卢东入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戴高乐抢先一步,取得了一个重大的政治胜利。吉罗被弄得像个傻瓜,全世界都知道佩卢东这位维希政权的阿尔及利亚总督首先向戴高乐提出辞职,表示了对他的顺从。戴高乐的领袖地位开始确立了起来,不久就从各个方面彻底击败了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