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歌声悠扬、舞姿翩翩、画林泼彩、墨海飘香……

诞生于1997年的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似水光阴中,深耕特色教育20余载,打造出一块规范加特色高中的金字招牌。

金字招牌之下的校园里,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梦想的力量不可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风雨耕耘,捧回荣誉一串】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润花蕾、育桃李,迎来春华秋实。

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特色学校"、"郑州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美育实验学校",更是连续五年被评为"郑州市十佳学校",还取得"全国校园影视教育研究实验学校"、"最受家长信赖的民办中小学"等荣誉。

荣誉背后,是附中的风雨耕耘,也是她系出"名门"的积淀。

依托黄河科技学院优质教育资源,附中秉承了创办人胡大白成功的教育理念,希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惠及更多的孩子。历年的艺术高考中,专业过线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考入名牌艺术院校的学生逐年增多。

而另一股雄厚力量来自省级示范性名校——郑州二中。双方合作办学,强强联合,二中优秀教师团队参与附中全程管理,两校实现管理"五统一"。在郑州市和二中学区组织的各类考试中,附中实验班多次取得了学区第二、市区领先的优异成绩,部分学科成绩更是拿到了学区第一的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多元发展,学生培养"量体裁衣"】

"培养全面富有个性发展的人",追梦的附中人下足了功夫。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拥有独特的天赋,缺的不是优秀的孩子,而是善于发现优点的老师和让他释放能量的舞台。"附中校长程晓林表示,学校为学生制定三年成长计划,采取高一引领、高二专业走班教学、高三专业强训的模式。其中,高一上学期的专业引领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

立足学生多元化发展,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人生发展规划,实行课程和学生健康发展多元化管理,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坚持"文化课与专业课并重"和"分层教学",为每一个孩子的小个性、小兴趣提供最大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有7个特色专业,开设舞蹈班、小主持人班、绘画班、国学班等13个特色课程,让学生徜徉艺术殿堂。"程晓林说,学校成立艺术教研组,研究艺术高考的趋势,还把高考涵盖的课程都开齐了,不仅有传统的美术、音乐、体育和播音,还有体育舞蹈、表演艺术等专业。

相比文化课程,艺术学习更需要舞台。一年一度的主持人大赛、影视节、经典诵读大赛、红歌赛等校园里名声大振的明星活动,可不是纯娱乐,而是练兵场。

创意加实力,舞台让灰姑娘拥有了水晶鞋,带来的全是惊喜。每场汇报晚会,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备上面巾纸,孩子们放出的光彩,美好到让人动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小班授课,让学生爱上学习】

用实力作证,她的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2019年高考,多名学生考入中国传媒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四川传媒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这背后正是特色教学为学生所带来的欣喜蜕变,让学优生更优秀,让学困生变优秀,让每个学生都爱上学习。

在附中的课堂上,你会看到,每一次提问都伴随着积极地举手,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求知的渴望。程晓林道出小秘密:小班化授课,每个实验班不超过45人,真正做到课堂全员参与。班级小,保证教师能关注每个学生,保证教师有足够的精力为学生们"私人订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晓林坦言,"不少孩子底子弱、起步晚,如果正常教学,学生听不懂,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兴趣。所以,我们要求,针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进行优化,对国家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针对高考内容单独制作专业课教材,做到低起点、小步子、慢节奏,让学生们听得懂、学得会。"

课堂上,融入信息化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让人眼前一亮。通过开设"微课"、"翻转课堂"、"创客教育"等,改变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爱与责任,为孩子一生负责】

在程晓林眼中,老师们更像是"根雕师",仔细的打磨和超凡的技艺,成就了艺术品一般的毕业生们。

如何让老师们的技艺更超凡?始终是学校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不仅入口关把得严,更要求成长快。经过严格考核后,新教师入职,而更严格的"三节课"考核也随之而来。每学期、每位教师都要经历三节课中,年级组公开课、教研组公开课不是秘密,秘密是推门课,提前不通知,教研组什么时候想去,走到哪就是哪,谁也不知道,推门进去就听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长程晓林常对老师们说:"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学时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那样的老师。"

"爱与责任"是附中对老师的要求,像爱自己的孩子一般付出真心,也要担起责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来影响更多的孩子变优秀。

在附中,老师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让教育真正成了春风化雨一般,难怪家长们会在学校网站上留言:"第一次送孩子离开家门,内心众多忐忑,但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孩子变化很大。不仅成绩有很大的飞跃,自理能力、生活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孩子更加懂事了,知道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把孩子交给附中,真的很放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学20余载,附中梦从未改变过:"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的学校"。如何负责任?程晓林校长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她说,不仅要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负责,还要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