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勒克儿

沧海桑田,正在新冠病毒的导演下,一幕幕在当下世人眼前真实上演。

这不,200多年前——1816年德国冯·德赖斯男爵发明由车把控制方向的木轮车;1861年法国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的实心橡胶带自行车;1868年英国发明首辆木质链条自行车;1911年英国推出皇家伞兵用于战争的折叠自行车……而那时,我们拥有的,还是木制独轮推车(即人们熟悉的鸡公车),就自行车而言,我们当时与世界列强的差距,不是一丢丢的问题,而是落后一个世纪,还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眼目下,在中国作为财产,恐怕有一种东西已经到达“路不拾遗”境界。

知道它是什么吗?

答案:自行车。

显然,这是互联网飞速发展共享单车的出现而演绎的中国奇迹。

但是,现在我又告诉你一个真相:在中国城市已经“烂大街”的自行车,现在居然被欧洲人疯抢回去,你信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的确是“活久见”——

欧洲各国当下疯狂抢购中国产自行车、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其热情和前一阵子国内的“头盔热”如出一辙。

据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数据显示,4月底许多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自行车早已经售罄。5月份起,西班牙市场自行车销售额增长超过22倍,意大利、英国也都增长了4倍左右。电动滑板车的销售额也大幅增长,其中,意大利上涨近9倍,英国上涨近8倍,法国增长380%,在本身体量就很大的西班牙也增长了280%。现在,美国也加入了抢购中国产自行车大军,造成当地自行车大量缺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大致有几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的现实“抢逼围”——欧洲各国重启经济纷纷已经解禁,人们复工复产首当其冲就是交通问题——面对公交车、地铁等密闭空间,新冠病毒阴霾尚未完全消除的当下,欧洲市民的心理阴影面积还是很大的,骑单车上下班,可避免在密闭空间可能被感染的风险——将心比心,我太理解这些老外了。因为我在成都,至今出门都是骑共享单车,坚持不坐公交不乘地铁。即使到超过10公里的地方办事,我宁愿背个背包,装上替换的T恤和擦汗毛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欧洲很多国家也号召并敦促公众在短途通勤时选择自行车。为鼓励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各国对市民购买自行车纷纷给予补贴。有补贴,节约成本是小,预防被传染是第一要务,其次,每天上下班顺手就健身运动了,何乐而不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欧洲人的环保意识非常强。短途骑行自行车本身就蔚然成风。我曾在阿姆斯特丹采访过一风车主。他经营的风车一年可赚80万欧元,算是土豪一族了。但是,只要不下雨,他几乎每天都是骑自行车往返于住家与风车场之间——每天来回是30公里。虽然他有汽车,一辆2.0排量的两厢欧宝。但也只是气候恶劣不适合骑行或者到市区办事才开车。

问他:你每天骑行上下班,是为了节约油钱吗?

答:你看我像缺那点汽油钱的人吗?骑行,一是为了环保,二是锻炼身体,就这么简单。我们荷兰人,想法都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自行车虽然是欧洲人发明,但其制造属于低端型工业,其产业链早被欧洲国家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自己国家不屑生产,因为新冠导致需求旺盛,僧多粥少,疯抢,也就成为一种新冠疫情演绎的线下真实剧本!(图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