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布楚条约》的前奏

十七世纪,当中国正在经历明清两个朝代的巨大变革时,在遥远的伏尔加河畔的俄罗斯公国,也在经历一场蜕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沙皇赋予了哥萨克骑兵和俄国商人不纳税的特权,前提是向东开拓荒凉的西伯利亚。当时的西伯利亚人迹罕至,寒冷时冬季十分漫长。

对人来说,这真不是什么适合生活的地方,但在这里却盛产一种十分珍贵的资源,也是古人御寒的主要工具——皮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棉花尚未普及的时候,保暖性极佳的动物皮毛是古人抵御寒冷的最佳方式。后来随着社会等级的分化,穿着华美的动物皮毛逐渐成为欧洲贵族的一种时尚,这促使皮毛价格不断上涨,皮草商人的利润空间巨大。

看准了这块蛋糕的沙皇,一方面用“免税”作为诱饵,促使哥萨克骑兵和商人向西征服未知的西伯利亚,同时又统一将这些人掠夺的皮毛运往欧洲,从中赚取巨额利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哥萨克骑兵东征的马蹄响彻在贝加尔湖附近时,东西方两大帝国,第一次的较量就要展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布楚条约》:平等or不平等

1685年,清朝与沙俄爆发了著名的雅克萨之战。哥萨克骑兵虽然悍勇,但尚未腐化的清军依仗本土作战的优势,成功围歼了来犯之敌,并收复了被侵占的一些领土。

在这之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双方约定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布楚条约》划分了中俄两国东部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

沙俄之所以在战败的情况下,依旧保留了大部分权益,是因为当时的清朝正处于内乱四起的前夜,国内一堆烂摊子亟待收拾,自然对沙俄的要求采取了一些退让。

实际上,彼时沙俄自己也不太平,因为二皇并立,一场政变已然在酝酿中。但当时的清政府并没有余力与关心欧洲的局势。与此相反,沙俄因为地缘优势,早已经和盘踞在新疆和蒙古草原的噶尔丹眉来眼去了,加上南来北往的山西商人,他们的消息来源真的是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谈判博弈,本质上就是通过试探摸清对方的筹码,但《尼布楚条约》的这次谈判尚未开始,清朝就已经底牌尽显了,精明如索额图也没讨得什么好处,但相比200年后的李鸿章,他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

就在《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同一年,沙俄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亲政,告别了遥远东方的枪声炮火,年轻的彼得大帝,将全部精力投向了欧洲,以及梦想的入海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先是练兵数年,然后远征土耳其,直抵亚速海海岸,但这处水域虽然很辽阔,但出海口却需要经过多处十分狭窄的海峡,几乎是将咽喉交给了别人,并非彼得大帝心中理想的出海口。

于是他再次韬光养晦,甚至化妆成下士与访问团一起出国学习欧洲先进的航海技术,经过十多年几番征战,最终获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并建立了著名的城市圣彼得堡。1721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称彼得大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不久,三十六岁的康熙亲征噶尔丹,经过三次征伐,最终在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取得胜利,噶尔丹在众叛亲离中死去。

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30年中,康熙大帝(1661~1722年在位)和彼得大帝(1682~1725年在位)经过一番努力和奋斗,将自己的国家带入了一个较为强盛的阶段。

假若当初两个国家没有握手言和,而是陷入战争的泥潭,相信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或许都会被改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