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对中兴发起掐喉式制裁。由于芯片的断供,中兴在一夜之间陷入了瘫痪。该起事件,也吹响了发展中国芯的集结号。同时也惊醒了国人:想要站得直,就必须要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修改部分出口规则,来对华为的半导体的供应进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包含一定比例“美国技术”的半导体供应,也将受到限制。这一次,针对的不仅仅是华为,而是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当然,除了愤怒以外,我们也把希望寄托于当下中国半导体行业。从专业角度来看,无论是光刻机,还是EDA,还是生产线,我国半导体产业,都处于中下游水平。即便身为我国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的中芯国际,其目前的芯片制程工艺,也要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两代。我们愤怒的同时,也需要认清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作为魅族前高管的李楠,再次在微博发生。针对华为被“掐脖子”的现状,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李楠表示,有些人整天自嗨中国的工业门类最齐全,可是这个齐全,是不包括信息革命以来的工业门类。他还说道,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十分薄弱、落后,这也是美国一直卡着华为脖子的原因。继续努力吧,别成天自嗨了。不得不说,话虽难听,但是李楠说的话却是实话。中芯国际目前的工艺水平,仍处于14nm,7nm工艺的量产时间为今年年底。此前国家注资150亿元后,或许量产会提前。不过,在今年爆发的5nm工艺,中国仍处于落后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光刻机,自然不用多说了。目前国内的光刻机研发现状,已经不是落后一代两代的问题了。回归李楠的话,其背后还有着怎样的含义?华为拥有芯片设计能力,那么这一次如果半导体产业的其他方面,都能够与华为携头并进,那么掐脖子的现象就不会存在。所以说,华为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成果,是公认的,而配套产业,却无法跟上华为的步伐。中国被喻为世界工厂,没错。但工业门类齐全,并不代表着世界的先进水平,也不代表着在关键时刻,能够不被掐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