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总有一份孤独又苍老的品性。

就像人一样,一旦到了很老很老的年纪,就变得沉默寡言。在那些静默独坐的影子里,只有消失在身后的光阴才听得懂风吹过山林间,喃喃的低语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36亿年的时间欣赏地貌变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当地球还是个水球

嵩山已经破壳而出

嵩山,古称“外方”,是中国的五岳之一,又称“中岳嵩山”。

《诗经》时代的先民赞美嵩山跟天一样高,北宋大文豪范仲淹登后也感叹说:你不来嵩山爬爬,你咋知道高处景色好。

在这36亿年间,不知有多少山脉形成,且后来者居上,长得比他高,长得比他大,但嵩山作为前辈,任世间沧海桑田,只见证,不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嵩山凝固了时间的洪流,也接受着时间的洗礼。我们贴近嵩山,虽无法轻易分辨出山石所代表的纪元,但眼见那些旋转扭曲的岩层和刀锋锯齿般的切面,仍能清晰地感受到一个久远而浩瀚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为了化解亿万斯年的寂寞,嵩山主体恰如其分地裂成了两座山峰,一条小河从两山之间流过,河东的山峰称太室山,河西的山峰称少室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山虽相隔咫尺,却生的风格迥异。少室山奇巧挺拔,移步换景,恰似桀骜不驯的少年,从不同的视角看,呈现出的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室山绵长魁伟,四平八稳,犹如老成持重的长者,永远敞着宽厚的臂膀,笑盈盈地等待人们走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及嵩山,人们大都默认指的是位于登封境内的太室山和少室山,但实际上,嵩山山脉是一个大得多的概念,它向西延伸到洛阳的伊水河畔,向东衔接着郑州的都市圈,向南、向北则分别扩展到颍河与黄河岸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嵩山山脉地势图,

东西横跨两座古都,南北比邻两条名川,嵩山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带,而嵩山山脉的主体——太室山和少室山更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也注定了一个又一个非凡的故事将在这片山峦间轮番上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儒释道是文化引领,是精神信仰,是人们向内探寻的法门,它们对中国人思维模式和行为举止的影响源远而流长。

但嵩山所孕育的成就,并没有止步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279年,郭守敬来到嵩山脚下的告成,在周公定天地之中的测影台旁建起了一座近10米高的观星台,并以此为中心,拉开了一场大规模天文测量。

二十七个观测站“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将元朝的广袤疆土囊括其中,史书上把这次史无前例的天文观测活动称之为“四海测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测日影的横梁与量天尺,用到了小孔成像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星台与告成镇

使用郑州旅游年卡,

除了观星台可以随意畅游

全年不限次游览35家景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愈加深入地探寻嵩山,一个印象也来得愈加强烈:在嵩山,似乎每一处古建筑都大有来头。

作为禅宗祖庭和天下第一名刹的少林寺自不必多提

今天就着重介绍下法王寺

依山而建,北依嵩岭,山峰罗列,溪水潺流,苍松翠柏,景色秀丽。寺东有峡,形若丰圆形大门,位于顶端为“嵩门”。月明之时,皓月从嵩门升起,在大雄宝殿月台前可观赏皓月初升之良景。可以看到皎洁皎洁皓月置于“嵩门”之中,如银镜镶嵌山峡,谓之“嵩门待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藏在太室山中的法王寺,是中国最早营建的寺庙之一,东汉明帝特邀的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都曾在此讲经。而寺院后呈抛线形耸峙的法王寺塔则负责美到窒息,还被不少人冠以“中国最美唐塔”的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王寺与法王寺塔,

法王寺由于历代天灾、战乱和认为破坏使得殿堂坍塌,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千年古刹一片废墟。

这次去后殿法王寺塔因为施工没法看,有点遗憾,放了张网上看到的一张法王寺塔的旧照。不过之前看到了嵩岳寺塔也不虚此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嵩山作为天地之中,只是前人局限的方位观念,殊不知在这“中”里,收藏着无可比拟的文化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古建筑常常寂静得有点过分,但假若看到了其背后闪现的光芒,就会明白,嵩山在他悠久的年岁里始终凝望着脚下的这个民族,那最动情的地方,是他默不作声地,把无数的奥妙汇聚成一座山的气息,再把这悠长的情愫缓缓地渗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