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学人里面有许多知名度并不高,有的甚至是自己刻意低调为人,避免声名远播。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学术理想,或隐居穷乡僻壤,或执教于地方书院学堂,但终生不懈努力地研究中国古代典籍里的思想内涵,这种精神是很可钦佩的,也是激励后人去努力学习的。在众多的清学大师中,出生在宝应的成孺就是这样一位。史料里留存的关于他的学行记录的不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成孺,原名蓉镜,字芙卿,宝应人。他是诸生出身,以孝闻名于世。他身处民间,以给人讲经为生,奉养老母。从经学展开以至“象纬、舆地、声韵、字诂,靡不贯彻。於金石审定尤精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多年对典籍的研读,他取朱熹日用自警诗,命名自己的居所“味真腴”,并自号心巢。在哲学上,他折中于程、朱。操履敦笃,耻为空言。与门弟子论学,亦以“主敬穷理”为宗;“又随其材器而牖之,不拘于一格。”

成孺兼取汉、宋两家,不为门户之见。他认为:“为己,则治宋学真儒也,治汉学亦真儒;为人,则治汉学伪儒也,治宋学亦伪儒。”真是高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又说:“义理,论语所谓识大是也:考证,识小是也:莫不有圣人之道焉。事父事君,识大也;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识小也:皆诗教所不废,然不可无本末轻重之差。”也是很高明的见识。

当时的湖南学政请他主持校经堂,成孺创见学校章程,设“博文”、“约礼”两斋,“湘中士大夫争自兴於学。”

成孺的著作很多,有《禹贡班义述》、《尚书历谱》等。晚年著述,以朱子为宗。编有《我师录》、《困勉记》、《东山政教录》、《国朝学案备忘录》、《国朝师儒论略》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成孺交游的多是海内名士,但他本人却很低调,不事张扬,绝远声誉,很多刚接触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才是一代大儒。

成孺于六十八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