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每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所处的生活环境也是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每个时期的价值与观念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省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追求也不一样,有的人是为了可以吃饱穿暖,有的人是精神的追求,这也就使每个人走的道路不同,面对的就不同。我们的国家之所以可以一步一步的走向现在的强大,是因为他们在不和平年代用自己的智慧与生命为我们搭建了现在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现在所能追求的高质量生活,是那些前人们无私奉献打拼出来的。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长征的事迹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今天我们就来一下长征牺牲的最后一位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文

张辉,1911年生,湖南人,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自己国家所处的环境,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他15岁的时候就参加了革命,并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随后随军西征,历经了许多的战斗,一点点的成长担任营长,团长,师长带领他们爬草地,跨雪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26年时因受到农民运动起义的影响,他深深地被震撼到,他希望自己可以带领人民群众走向自由的新时代。后在长征途中,担任16师的师长他率领红军队伍艰难地渡过了金沙江,在面对困难与险阻时,他总是果断机智的面对。长征的道路是漫长且艰难的,在他的带领下,红军队伍突破了一关又一关,这段长征史是永远被铭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征的道路上,有很多的革命战士,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有的战士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长征的路上,有的战士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却也要继续残酷的战斗,在战争年代每一个战士都抱着马革裹尸的决心为之战斗。他们的光辉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抹掉的。长征道路上牺牲了很多的人,张辉是牺牲的其中之一,牺牲时年仅25岁,如果他没有牺牲而是等着新中国的成立看着自己期望的自由民主国家会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辉在担任16师师长时,奉命撤出,但是敌军知道想要撤离必须要渡过金沙河,敌军集中火力拦截张辉带领的队伍,尝试几次想要渡河都没有成功。后张辉立刻指挥一队打出一个缺口,想要撤出。敌军见情况将另一队调来堵截,彻底把张辉的队伍前后夹击,他不得不下令撤离,在撤离途中有几名战士牺牲,张辉也身中数枪,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年仅25岁,张辉也是长征牺牲的最后一位师长。张辉将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长征。张辉牺牲后被葬在了普华寺的后山坡上。张辉虽然离去但是战斗仍在继续, 在与张辉一行中还有一位政委晏福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晏福生,1904年生湖南人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在长征中英勇善战,与张辉同在一队后张辉为掩护撤离不幸牺牲,晏福生继续带领部队前进,在途中与国民党军队碰面,接着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敌军是火力一直不减,晏福生下令退回但在这时国民党投下弹药将晏福生的右臂炸伤,他怕连累部队,毫不犹豫地跳下山坡,生死不明。后被村民救治但不幸的是失去了右臂,后获得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中会有牺牲会有流血,但是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突破了重重的艰难,最后迎来了胜利,新中国也成立了。时隔半个世纪的时间,当年几个风华正茂的战斗英雄现在拖着年老的身体来到了当年长征时张辉牺牲的地方,他们就是为了看望当初葬在普华寺后山坡上的张辉,这一行人看着当初一起并肩的战友被永远地葬在这里,泪流满面。

张辉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25岁,永远的长眠在了长征的地方,他的事迹也永远地被世人所传颂,当初如果张辉再坚持一些天他就可以亲眼看到三军会师的盛大场面,如果他再坚持几年他就可以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的盛况并亲自感受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战斗的残酷现实中一切的想象都是美好的,他终究是错过了。

结语

张辉,长征牺牲的最后一位师长,他的美好青春奉献给了新中国,战友不会忘记他,国家不会忘记他,世人不会忘记他,他的事迹注定流传百世,值得永远被铭记,也正是有了这些不朽的英雄,才不断地使祖国强大。新的时代将由我们继承先人的精神继续壮大祖国。

参考文献

《十二位身残志坚的开国将军》

《岁月深处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