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年轻人说的话,

不要小瞧年轻人花出去的钱

古人愚钝,读书耗资巨大,非家有薄产,否则养不起一读书人。

古人进了学,皆可自称学子,孔圣人为师,读的是四书五经,考得形式是八股文,十年寒窗只求一朝得中,便可改头换面,全族都可得利。

现在虽说已经进入新社会,已经普及教育,基本上90后这一代,最低也有高中文凭,但是现在的大学毕业能被人称为书生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出自《杂感》,是清朝诗人黄景仁所著的七言律诗。原文写的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指的是当时的读书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会死读书,没有考出任何成绩后,出了社会也完全不会生活,甚至拖累家里。

现在的年轻人很适应这句诗的含义,很多人在大学只会恋爱,玩游戏,通宵。哪怕毕业后也有一段颓废期,不去工作不去想办法生存,先玩上一段时间的游戏,没钱只会向家中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等到家里人不再支援自己的时候,才想到去找一份工作糊口,自身能力又差,大学所学的专业也没有掌握,自身技能也较少,不少的大学毕业生无奈之后都会选择去工厂打零工。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古人读书写字也知家里不易,钱粮难得,加倍辛苦的读书,或者自身有所觉察,不是读书的料,早日退学,劳耕或经商贴补家用。古人的生存压力是现在的多倍,极重的赋税与劳役。

反观现在年轻人,再好的条件与生活也选择了虚度。

迷恋上直播,游戏竞技。或者超前消费,夜店K歌,做着偶像梦,盼望着自己哪天会出名与发财。

追其根本,现在年轻人的欲望太强,价值观念导向不正,已被着花花世界带偏,一个明星一场的演出费甚至能养活10几个科研人员全家的开销。

年轻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年轻去改观自己的价值观念才能让这个世界多出几个爱因斯坦,而不是多几个Lady Gag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