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溢血,也叫“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种。其突发性强,致死率高,被誉为“最快杀手”。脑溢血高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脑溢血患者约有60万,每年因为脑溢血去世的人高达45万。因此学会识别脑溢血信号,并且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体出现5种异常,十有八九是“脑溢血”前兆,切莫忽视

症状1,突发剧烈头痛

突然间头痛欲裂,仅持续几分钟便消失,但只要出现,就要警惕脑溢血。

一般来说,先兆症状出现后,2个月内发生的风险尤其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症状2,经常流鼻血

如果,正常的流鼻血,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伴有高血压,还经常会出现流鼻血,就要小心了。

高血压患者,经常的鼻出血,半年内很有可能出现脑溢血。

如果,您的家人有上述情况出现,应及早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症状3,舌根发硬

脑溢血爆发前,舌头会出现发硬、吞咽不了,甚至是不能言语的情况。

这种症状,一般会持续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然后短暂消失,随后可能会直接引发脑溢血。

症状4,吹不成口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床上,在脑溢血爆发前,会出现吹不成口哨,不能正常发音,嘴歪眼斜,此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症状5,偏瘫发麻

这种异常经常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老人若是突然手指手麻,四肢异常,刨除掉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因素,就要小心是脑血管出问题了。

脑溢血发生时,很多患者会表现在一侧手臂、一边大腿、上半身、下半身等局部部位出现瘫痪现象,还会伴有发麻刺痛,这时必须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治了。

脑溢血有7类高危人群,出现以上情况应该及时就诊,另外生活中也应该做好预防工作!

1、高血压病人

2、糖尿病人

3、心脏病人

4、血脂代谢紊乱者

5、吸烟与酗酒者

6、长期疲劳、精神紧张熬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增加,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

脑溢血预防要趁早,脑溢血最怕的茶水是什么?

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摄入的水量达到2000-2500毫升,可以防止水分流失而导致血液粘稠、脑血栓的形成。喝水时也可以加点富硒的紫阳毛尖,可以有效预防脑梗,心梗,冠心病等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70%的人都属于缺硒人群。硒可以清除血管中的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的完整,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溢血的作用,另外硒依靠其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可调节体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补硒可以选择产自全国两大天然硒谷之一-----陕西安康地区的紫阳毛尖,其中富含硒元素,而且是天然硒好吸收。不仅富硒,而且绿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儿茶酚胺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预防血管堵塞很有帮助。

另外,不想脑溢血,还要注意一下4点:

1、早晨别着急起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脑卒中容易发生在早晚温差比较大,季节变化的时候,在秋天早晨起床的时候千万别着急从比较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可以在床上坐一下或者赖床,这样可以让身体先适应外界的温度之后再起床,外出时要戴好帽子或者外套,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2、定期量血压

平时要定期的去医院测量血压,当血压不正常时要及时的去医院诊断治疗。40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定期的去医院做心电图以及颈动脉超声的检,年龄越大发生心房颤动的几率就会越多。

3、多运动,定时吃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医生的嘱咐来服用药物,及时的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进行运动,避免身体肥胖,戒掉烟酒,高血脂和高血压的人群应该定期服用降低血压和血脂的药物,这样才可以防止脑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