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西部菌

城市规模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几乎每座城市都有颗想要做大做强的心。

至于具体如何“做大”,最近深圳就备受关注。原因是有权威媒体日前刊发了一篇《“三区”叠加扩权赋能探索建设大深圳统筹合作示范区》的文章。

其中所释放的一个重要说法就是,最近这些年盛传要扩容的深圳实际将“扩权不扩容”。也就是说,管理权限可以扩大,但行政区划的扩容就别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的说法是:

扩权不扩容……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前提下,由深圳主导,通过赋予深圳经济、社会、民生事务等省级管理权限,对深圳、东莞、惠州惠阳、深汕合作区、深河合作区五地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供给侧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在顶层设计上规划建设一个跨行政区域的资源统筹、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统筹合作新模式……

换言之,深圳、东莞、惠州惠阳、深汕合作区、深河合作区五个地方在管理上,未来将成为一体,但并不改变既有的行政格局。

这显然就有别于过去合肥、成都、济南等城市做大做强所选择的“合并”模式。

应该说,两种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不必一定分出高下。比如,对“扩权不扩容”模式而言,它的成本更低,所涉及到的阻力也更小。

另外,由于不是简单的合并,也能够在区域内保持适度的竞争张力,这对各地方的良性发展来说,其实是好事。

而未来,深圳的这一模式很可能具有风向标意义,将为一大批等待做大的城市指出一条更现实的路径。

按照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中的要求——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未来几年一批发展空间不足的中心城市,将都有可能获得扩容的机会。

比如最典型的是,海口、深圳、厦门,它们的城市面积确实与中心城市的地位不审批配。另外,近几年,西安、广州、武汉等城市也都有过相关说法。尤其是西安,与咸阳的未来的关系更是备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城市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不过,从深圳的例子来看,直接合并的希望将越来越低。

而且,最近也还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宁波与舟山实现户籍同城化。这实际也就是实现户籍和人口管理上的一体化,有别于直接合并。

二是,前不久相关文件明确,将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也就是说,要更加重视城市的实际规模,而不是简单看行政区划。

那么,打造区域统筹合作新模式,也就是看实际的管理规模,那么,更多做大的城市也自然不再依赖于必须稿行政上的合并。

三是,最近广州和成都都强调自己的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也能够反映出这种新变化。

因此,深圳的扩权不扩容,很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西安、海口厦门等或都会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