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前的印度电影基本都是歌舞片,现在印度一个脚指头迈入国际化了,歌舞电影也在慢慢减少,但电影中穿插歌舞仍是重头戏,印度人民们也喜闻乐见,就和印度种姓制度一样,深入人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教有着纵欲和禁欲并存教义,所以歌舞既暗示了性的色彩,又不直接暴露出来,形成特有的文化。
印度的歌舞和历史有很大关系,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罗门教,而印度都是大大小小番邦,语言文字都不通,文化传播非常困难,情况比中国严重的多,且绝大部分印度人是不识字的,所以婆罗门教采用了歌舞的方式进行传教,既能吸引人,又能很好的传播,后来带着暗示色彩又不直接展示性的歌舞大受欢迎,所以歌舞成了印度宗教和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穷人估计也就看看歌舞,当成娱乐活动了。
因为英国很早殖民印度了,所以西方先进的技术最先传入印度,印度早在1913年就拍了自己的电影《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因为歌舞是印度宗教组成部分,所以此电影基本以歌舞为主体,在里面穿插叙事和其它场景。到了30年代印度一部划时代的电影《海市蜃楼》上映,里面大量载歌载舞的场景,处处展现着优美的舞姿,获得巨大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印度歌舞电影比重在减少,比如摔跤吧爸爸里面只有简短一段婚礼跳舞。
印度又拍了《青年人》、《母亲》等没有歌舞形式的电影,受到冷落,尽管是歌颂甘地的。所以后来的电影都以《海市蜃楼》这部影片为标榜,载歌载舞的形式成为印度电影的固定模式一直到现在,还有个现实原因是,印度语言不同是个致命问题,各邦与各邦语言不通,甚至村落与村落间语言都不懂,太多人都是文盲,放的电影就算有字幕根本看不懂听不懂,所以只能通过歌舞来展现电影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