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申论,一直作为公考的必考科目,成为许多考生的弱项。在考场中很多考生自我感觉良好,但分数却不尽如人意。因此,万事开头难,各位考生只要在中政老师的引领下耐心探索学习五大常考题型,认真备考,一定可以成“公”!现在,就由中政申论专家来为大家讲述申论五大题型里提出对策的应对技巧,让我们一起甩掉“2020疫情之痛”,转身全心投入到夯实内功中来,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攻克提出对策难题,2020省考中成功上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满满干货,抵制空空水货

第一、火眼金睛识“题型”

1、一问问法。一般来看,题干里面一般会出现提出解决问题对策、方案、措施等字眼,这就是典型提出对策题型。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题干中有时会限定“身份”,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身份职责和社会实际来提出对策建议。

2、两问问法。考生要知道,题干里面一般会出现概括材料中的问题、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等句式,为典型的提出对策两问题型,这就需要考生作答过程中将问题或者原因也一并写出,否则就会失去一定分数。当然,问题一定要简写,不要详细展开,总结问题即可主要还是以对策建议分数为主要得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海无涯苦作舟,贵在坚持

第二、胆大心细记“要求”。

兵书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于申论而言,知否知否应是“识题干,辨要求”,明白阅卷者的评分标准,牢记对策题的特殊要求,方能书写好的对策,拿到“高分”。

1、注重针对性。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针对材料、针对问题。也就是说,在提出对策题作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切实针对题干所限定的问题,在申论材料详细分析,根据具体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2、注重可行性。俗话说对策千千万,不能实施就是白干。对策的可行性主要在于四个方面:

(1)政治上可行。作为公务员考试,我们所解决的问题都是基于政府思维角度,不能有违当前大政方针、党规国纪,必须时刻与国家政策目标一致。

(2)经济上可行。许多考生在作答提出对策题型时,总是喜欢不计成本的投入,动不动就是三板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财政资金的不足,要能够从社会上吸纳人财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山有路勤为径,舍我其谁

(3)技术上可行。在实施对策过程中,需要切实注意是否符合当前技术要求,比如一些考生说到需要引入互联网技术,那么对于乡镇农村可能就需要点明互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或者“引凤筑巢”以及网络的覆盖等。

(4)社会上可行。在实施对策过程中,需要切实注意是否符合当前社会伦理。社会可行性申论作答时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勇往直前,不惧挑战,胜利上岸

3、注重可操作性。对策关键在于如何落地,作答时部分考成侧重于写提出对策的原因,而不是具体的办法,这样是不能拿到高分的。中政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书写对策过程中要按照主体+对象+做法+结果的顺序书写到位即可,告诉考官为了解决问题,有那些具体的办法。需要注意的是在书写对策时有时候主体、对象把握不准,直接写做法结果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中政教育,分享更多公考资讯

综上所述,中政专家温馨提示各位考生,做提出对策题时一定要心细如发丝,从题干的问法确定答题思路,从材料中锁定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各位考生材料中出现的措施做法也是答案要点哦,千万不要忘记了。最后,祝福广大考生事事顺利,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