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继承的甘古特级战列舰“巴黎公社”号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文:桌面战争兵棋|卖萌的砖头

战列舰是曾经的海上霸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强国几乎都建造了战列舰,唯一的例外就是苏联。苏联确实没有自行建成战列舰,但是没有建成不代表没有尝试建造,实际上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就计划要设计建造新的战列舰,该级战列舰被称为“23号工程”,也被称为苏联级战列舰。

序言

在航空母舰出现之前,战列舰无疑是海上的王者,战列舰在强大的火力以及厚重的装甲使得其成为国家海军海军实力的不二象征,正是因为如此,有实力的国家都会建造或购买战列舰来维护本国的海洋利益。继承了沙皇俄国衣钵的苏联显然也属于强国之列,沙俄虽然造舰技术相对有些落后,但该有的战列舰不曾缺席,例如苏联从沙俄继承的甘古特级战列舰。当苏联从内战的影响中逐步恢复过来后,身怀大国梦的斯大林很快就开启了苏联自己的战列舰建造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大陆军,斯大林也有建设大海军的野心

斯大林的理想“大舰队”

在苏联成立之初,苏联海军全靠从沙皇俄国继承的舰艇来撑场面,而沙俄海军的大部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不是沉没就是逃走,所以苏联海军只拥有屈指可数的主力舰。同时由于内战的影响,苏联国内的造船工业也受到了重大的打击,熟练的工人队伍大量流失,不要说建造全新的战舰,就连完成现有战舰的维护保养都成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的头几年苏联海军甚至不得不雇佣德国工人来保证战舰的保养。在这样的状况下,列宁选择大力发展航空业来解决苏联国家安全问题,海军建设几乎就被搁置一旁。在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期间,苏联海军就只建成了3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和一些小型潜艇,这些舰艇显然无法改善苏联的海上安全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级战列舰设计图

1931年苏联海军司令奥尔洛夫向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古比雪夫汇报了苏联海军的窘境,这次汇报得到了斯大林的重视,斯大林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很有可能入侵新生的苏联来转移国内的矛盾,而现在苏联海军的力量完全无法同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再加上当时刚刚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苏联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斯大林认为苏联已经有余力来发展海军力量,所以斯大林决定开启他设想中规模宏大的海军建设计划——在11年内建造24艘战列舰、22艘重巡洋舰、20艘轻巡洋舰以及大量其他小型辅助战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级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意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

苏联与意大利的神奇组合

在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2)中,斯大林的“大舰队”计划开始初步实施,计划要建成4艘苏联级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及9艘重巡洋舰,其中最核心的自然就是4艘苏联级战列舰。理想总是美好的,虽然苏联海军人民委员会提出了野心勃勃的建造计划,但此时苏联国内的重工业和造船厂还并不具备独立建造战列舰的能力,所以不可避免地需要向外国寻求援助。美国是苏联求助的首选之一,不过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美国拒绝为苏联提供任何建造大型战舰的技术支援,尤其在苏芬战争爆发后,美国更是直接对苏联实施了禁运和封锁,从美国得到援助显然成了一条死路。美国不行就找德国和意大利,由于德国自己正处于紧张的军备当中,所以德国造船厂也无暇顾及苏联的援助要求,反而是意大利倾囊相授,直接将其正在建造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的基础上改进出UP-41方案提供给苏联,这两个在二战中大打出手的国家在这个时候有了一段奇妙的“蜜月”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后苏联研发的2A3自行原子炮上的406毫米火炮本应出现在苏联级上

对于意大利提供的技术和设计,苏联自然是照单全收,然而4.2万吨的UP-41并不能满足斯大林对大舰巨炮的渴望,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后苏联级的排标准水量被放大到了5.9万吨,日本的末日巨舰大和级的标准排水量也就6.4万吨。在设计中,苏联级的舰长为269.4米,舷宽38.9米,吃水10.4米,整体设计可以看作是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的放大版,主武器为前2后1布置的3座三联装406毫米火炮,副武器为6座双联装152毫米火炮,防空武器为6座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和10座四联装37毫米高射机炮。苏联级在设计上非常注重防护性能,总装甲达到了23306吨,根据设计要求,苏联级的主装甲可以抵御406毫米穿甲弹,侧面装甲可以抵御381毫米穿甲弹,水下可以抵御750公斤TNT的爆炸(后认为水下防护达不到这一水平)。按照这个性能参数,苏联级战列舰只要建成完全有能力跻身当时战列舰的前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级的体量已经达到了日本末日巨舰大和级的水平

终成南柯一梦

然而不管性能设计得多么先进,不能建造出来就全是空想,建造的舰船突然从万吨级的巡洋舰变为6万吨级战列舰,而且还一下来4艘,跨越式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级战列舰建造面临空前的困难。这4艘苏联级战列舰占用了当时苏联海军造舰计划70 %的原料、预算和造船工人,但即便如此其建造进度也相当缓慢,大厚度的装甲钢是建造战列舰舰体以及主炮炮塔的必需原料,但苏联的钢铁厂缺少生产大厚度装甲钢的经验,完全无法满足施工计划的要求,光是原材料缺乏这一项就大大拖后了苏联级的建造进度。苏联级的首舰开工典礼举行于1938年7月15日,然而建造工程真正开始则是1939年1月,可见苏联造船业实际生产力同理想的建造计划在一开始就存在巨大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造中的“苏维埃乌克兰”号

尽管艰难但苏联级的建造好歹还算是在向前推进,但是战争的爆发成为了压垮苏联级的最后一根稻草。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战争初期严峻的形势让苏联人意识到建造苏联级已经成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很快在7月10日苏联级的建造工程就被叫停,此时进度最快的“苏联”号仅完工了21.19 %,而位于北极地区唯一没有受到战火侵扰的“苏维埃俄罗斯”号完工进度仅为5.04 %。而完工进度为17.98 %的“苏维埃乌克兰”号还在尼古拉耶夫被德军俘获,“苏维埃乌克兰”号上的装甲钢被拆下作为德军构筑防御工事的材料。至于“苏维埃白俄罗斯”号,早在1940年就因为严重的质量事故(在船体上发现了7万余个不合格的铆钉)而下马。苏联级战列舰正式停工后整个二战期间苏联就再没有将精力放在战列舰上,虽然在战后的1945年9月27日斯大林曾提出将“苏维埃俄罗斯”号建成,但这一提议最终没有得到实施,1947年3月27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立即将全部苏联级拆除,苏联历史上第一级也是最后一级战列舰建造计划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只能从《战舰世界》这样的游戏中一窥苏联级的风采

总结

苏联级战列舰未能建成主要是受到了战争的影响,并且对于苏联本身来说这也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在卫国战争中苏联并没有受到太多来自海上的威胁,德国海军主要在和英国纠缠,而预想当中对苏联威胁最大的日本海军则在太平洋上和美国对垒。放弃苏联级的建造让苏联能够将工业力量集中在坦克、飞机、火炮这些更急需的武器装备生产上,而且整个二战海上战争的经验也证明了战列舰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不过对于置身事外的围观者来看,不能看到这一海上红色巨兽的真容还是有一些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