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说《通鉴》,用《通鉴》,今天陶陶继续为大家带来《资治通鉴》的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5 年,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对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制品。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色彩绚烂,纹样独特,意蕴深厚,风格祥瑞,长时间地吸引着大众探秘的热情和对其文化史背景的求知欲望。这件精美的织锦,被誉为 20 世纪 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尼雅,是西域古国之一。公元 4 世纪,这个在丝路上曾经繁荣一时的绿洲小国悄然湮没在浩瀚无垠的沙海之中,其宏伟的国都尼雅也从此默默地沉睡在大漠深处。

西汉时,汉军征服了西域三十六国。而尼雅古城,也留下了汉朝军人和商人的足迹。伴随着丝绸之路,原本出自蜀地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最终被缠绕在尼雅墓主人的手臂上。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的发现,让国人们欣喜不已。毕竟中国正值改革开放期间,国力蒸蒸日上,而我国的国旗正好是五星红旗。这样的祥瑞,代表着一种巧合,更是一个好兆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出处到底在哪呢?当我们翻开史料,最终在《资治通鉴》中找到了答案。而实际上,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之后,还有四个字,相比于前面的八个字,更加霸气侧漏。

西汉时期,将星如云。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卫霍之后,还有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而正是这位老将的奋战和经营,将河西走廊和西域彻底纳入中华帝国的版图。而他就是赵充国。

众所周知,汉朝主要的敌人是匈奴。而实际上,在今天青海、甘肃一带,匈奴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西羌。

在汉匈战争中,西羌与匈奴狼狈为奸,准备负责侦查汉朝在西部的动向,给汉朝的国防安全造成很大麻烦。与此同时,西羌还帮助匈奴遮挡汉朝去往西域的使者,其中张骞就曾被西羌绑架并送予匈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斩断匈奴与西羌联系,霍去病发动两次河西之战,成功控制河西走廊,并建立了河西四郡。拥有了河西四郡,匈奴失去了西羌这个援国,其右臂遭汉朝彻底斩断。

虽然匈奴被逐出了河西走廊,但游牧于河湟地区的西羌,仍能对汉朝边境造成巨大威胁。与此同时,匈奴还屡次派出使节,试图重立与西羌的联系,重夺河西走廊。

为了制止匈奴人的阴谋,汉宣帝以老将赵充国为主将,负责经略河西地区。赵充国,出身于关中,卫霍在时,他不过是一介小骑士。凭借着他的智谋和勇气,赵充国逐渐升格为一个能征惯战、合格的汉家大将。

赵充国到达河西前线后,经过他的审时度势并发现,歼灭西羌最好的方法并非单纯的武力征服。二是运用屯田之法。赵充国组织士兵,利用河西走廊的膏壤沃土以及高山上流下的雪水,大面积地开垦田地。而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汉军的后勤问题,同时还防止这些沃土为西羌所用。利用这一点,赵充国将西羌诸部驱逐到寸草不生、天寒地冻的荒芜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冻饿之中,西羌诸部不断衰落,于是结伙向赵充国的屯田兵发动猛攻。然而赵充国早就让士兵们建立起坚固的工事。西羌的进攻虽然像潮水,但却犹如撞在坚固的磐石上一般,最终化为白沫。

对于赵充国的固守政策,汉宣帝其实是很不满的。他曾连续下达三道旨意,要求赵充国主动出击,然而老将军却以时间不成熟为由,三次冒死退回了圣旨。

但是随着西羌的日益衰落,赵充国发现出击的时机已到。而就在此时,天公也在作美,这是因为天空的星象出现了可喜的改变。

按中国史籍的说法,五星为“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 。而“东方”是我国古代星占术中特定的天穹位置。而“五星出东方”是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现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出现五星共见东方之天象,则中国必然会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颁布给赵充国的圣旨中,汉宣帝也说道:

  “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实际也就是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与“蛮夷大败”联系在一起的。

而赵充国见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于是向西羌诸部发动猛攻。此时的西羌,已经因为赵充国的经济封锁而衰弱不堪。在汉军的强力攻击下,西羌溃不成军。经过赵充国的经营,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走廊,而遥遥相望的西域也纳入了中国版图——汉宣帝将郑吉任命为中国在西域的第一任行政长官——西域都护。

赵充国征服西羌后,匈奴也在随后不久向汉朝投降,而这正是“蛮夷大败”之要义。相比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蛮夷大败”更能彰显大汉王朝的霸气。而我们的祖先也因此敢自豪的宣言:“”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为了纪念赵充国的伟大胜利,蜀地的织工织造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时过境迁,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护臂,又回到了我们后代的手里。

而护臂也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再严酷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也要有必胜的信心(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实干,高筑墙、广积粮,像赵充国一样后方先至,达到“蛮夷大败”“四夷”来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