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树兰医院四楼肝胆胰外科的一间病房内,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我父亲和我堂兄看起来都和常人没啥区别吧!”老家江西的杨师傅(化名)说,就在一年前,家中的这两位亲人分别患晚期肝癌以及骨肿瘤肺转移,容颜憔悴,卧床不起,全家都笼罩在阴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直接把骨头“吃”了

周围邻居都以为他们重病难治,摇头可惜;然而一年时间过去了,只见这叔侄两人渐渐气色红润,原本已经坐着轮椅无法走路的侄子小杨如今还能骑着电瓶车在村里转悠了

“村子里,都传他俩是奇迹了!”杨师傅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师傅的父亲老杨,今年78岁了,退休后一直在老家过着田园风的休闲生活,不料去年单位体检查出晚期肝癌,“体检报告单是我替我父亲去取的,肿瘤有12*9公分左右,当时整个人就懵了。”杨师傅说,和家人商量之后,就带着父亲上海、杭州、南京辗转就医。

“有次,恰好找到树兰肝胆胰外科罗卫庆主任医师,她在门诊帮我们把父亲的病情梳理了一遍,然后和我们详细讲了治疗方案,以及后续病情的发展方向,觉得让人十分信任放心!”随后,杨师傅将父亲接到树兰医院住院开始进一步系统治疗

完善相关检查,树兰肝胆胰外科团队发现,老杨的肝脏肿瘤非常大,已经侵犯了肝脏门脉,同时心脏冠脉中重度狭窄,手术风险非常大,因此经过详细讨论建议老杨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放弃?

罗卫庆主任医师表示,通过肿瘤基因检测,筛查出可能对老杨敏感适合的药物,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疗。

因此,“一人一方案”用在肿瘤病人身上相当贴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检测的目的和意义是?

肿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疾病。也就是说,哪怕患的是同一种肿瘤,不同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尤其是抗肿瘤用药的选择。

不同患者对不同抗肿瘤药物的敏感程度差异巨大,故肿瘤临床治疗需要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方案。而基因检测是评估患者使用药物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环,能从分子层面给医生用药予精确的指导。因此,运用肿瘤基因检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学。

去年下半年,老杨肝脏肿瘤明显缩小,各项指标以及精神状态也渐渐好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对比

也就在这时,杨师傅的堂兄因右侧髂骨肿瘤出现肺转移,同时累及肝脏,出现肝功能异常。“要不就去树兰医院看下吧!”在杨师傅的建议下,叔侄俩人住进了一个病房。

当时,小杨面色灰白,坐着轮椅来到医院,右大腿疼得根本无法下地,因为骨肿瘤把他骨骼都侵蚀了,髂骨几乎断了,“同样我们运用肿瘤基因检测技术筛查出一组药物,期间根据患者的情况不断调整用药,没想到这次疫情缓解后,他来院复查,整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罗卫庆主任医师也替老杨一家赶到高兴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对比

现在,小杨不但骨肿瘤缩小了,原先被侵蚀的骨质也在慢慢长起来,家里人说,他前段时间骑着电动车还想去上班了。老杨则恢复了以往开朗,家里时不时有村里人上门找他聊天,听他说说“生病”的这段日子。

杨师傅说,对于肿瘤晚期的病人,家属的心情很复杂,常常是痛苦与无奈交织,“但是只要能够延长一天他们的生命,让他们在延长的生命中过得有质量有意义,那我们的努力也就值了!”

指导专家/ 肝胆胰外科 罗卫庆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