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南沿海,虽然已是初秋天气,但骄阳仍然似火,整个大地就像罩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一般闷热。泉州城内,一队朝袍朝靴的南宋官员,分乘许多顶大轿,前呼后拥直奔西郊九日山。原来这是宋朝每年的祈风常典又开始了。这些官吏和许多商人来到山脚的延福寺内隆重地进行祭祀海神通远王。典礼完毕,又在寺内大摆宴席,开怀畅饮,这叫“犒设”。酒后,相继登上九日山。山上,早已有石匠把山磨平一块。官吏们题上几个字,或几句诗,由石匠刻在磨平的山崖上,这就是泉州九日山摩崖石刻的由来。那么这些石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说起来倒颇出乎意料之外,它竟能为我们研究我国古代航海提供重要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北风航海南风回

由于长期日晒雨淋,九日山上的许多石刻都风化了。前些年,国家重新整理九日山摩崖石刻。在重整中,考古工作者发现,每年的祈风活动都集中在春秋两季。既然是向海神通远王祈风,为什么又都是集中在这两个季节呢?是偶然的巧合吗?其实这中间却大有科学道理。

我国地处亚洲大陆,东南滨海。每年秋末冬初,大陆开始受高气压控制,海洋上则为低气压,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由于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气流略向右偏,所以我国东部沿海冬季多吹西北到东北的偏北风。出海的船舶只要张挂起蓬帆,沿岸南下,一路上就都是顺风相送,一直可以送到南海,进入印度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季,风向适与冬季相反,因为大陆上受低气压控制,海洋上由高气压控制,气流从海洋吹向大陆,由于地球自转影响,气流略向右偏,所以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多吹偏南风,这对于从南海回航的船队来说,又是一个顺风相送,一直送回到目的港。

当时泉州太守王十朋的诗中就有“北风航海南风回”的句子,指的就是这种配合季风航船的规律。

当然,在古代,我国沿海劳动人民未必能像今天那样从气象学上来进行解释,但是他们长年生活在海上,与风浪作斗争,从斗争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气象知识,认识了季风的规律,并利用此种季风来进行航海,显然是“事所必至,理所当然”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自古以来,我国远航外洋的船舶,都是北风出海,南风回航。他们船到南海之后,总是催促行商客人赶快结束贸易活动,以免耽搁了夏季南风回航时令。如果错过了这个南风季节,船一般就得停留在南海,一直要等到第二年的夏季才能启程回国。这种情况在当时叫做“住番”,有时也叫“压冬”,这一压就是一年,对于商船的经营、官府的税收和船上人员的生活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一到季风时令,官民都十分注意不要误了出海时间。

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季风的规律,而那些缺乏实践经验的官老爷们,却愚蠢地认为,季风是由海神通远王管理的。于是他们每年两度给海神通远王下跪祈风。宋朝两任泉州太守的一个官老爷就认为,使季风能有规律的,是神的作用,因此他十分感慨地说:“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期者,神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为何宋代祈风活动最频繁?

在整理九日山摩崖石刻中,人们又发现,宋代的石刻特别多,也就是说,宋代祈风活动最频繁。我国对于季风的掌握是早在宋以前好久的事了,但为什么宋代特别重视这一活动呢?这与宋代当时的政治,经济是有密切关系的。

宋朝,特别是南宋,北方土地大部分为我国少数民族政权所统治,汉族政权的政治中心南移。宋王朝为了保持奢侈生活,在南方大力开发经济及海外贸易,从中抽收关税以弥补财政上的不足,当时海上贸易的收益已占国库收入的五分之一。因此海船是否能按期开航和返航显得特别重要,“祈风”一事,在神权仍占重要地位的宋代被列为重要祀典之一,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祈风是一项迷信活动,但这中间又包含了许多科学道理。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科学,被统治阶级用迷信的色彩把它丑化了。但透过这一迷信色彩,我们仍能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所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张帆巧驶八面风

我国古代船工,不仅掌握了太平洋西部的季风,而且还熟练地掌握了印度洋的季风。帆船有了风,就有了动力,因此,我国古代海船往来于印度洋是很平常的事。但即使有了季风,也还离不开驶船的人。会驶帆与不会驶帆的结果大不一样。

说起船舶驶风技术,不禁使我们想起《太平御览》中有这样的一段小故事,古代有个叫做赵炳的人,某天来到了海边要求搭乘木船过海。当时这艘船已启碇准备开航了,由于他而受到耽搁,船上的乘客们都有点不耐烦,嘀嘀咕咕地在埋怨,而赵炳也自感无趣,一个人闷坐着,同谁也不搭。此时风势不顺,浪又很大,船前进得很缓慢,全船的人都很着急。就在这个时候,只见赵炳忽然站了起来,取出他的布慢,“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原来赵炳精于驶风技术,所以他自告奋勇,以布慢当帆,张挂起来,船乘风破浪,像离弦的箭一般驶向前方。至此,全船的人都“神服”他的高超驶风技艺,再也不责怪他迟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怎样能推动船在水面上前进呢?粗看起来,道理好像非常简单,可是稍加推究,其中却大有文章。风如果是从船尾向船首方向吹来,那么我们只要在船上挂起一张帆,让帆面与风吹的方向成垂直,风就会在帆面产生推力,使船顺着风吹送的方向移动。但海洋或江面上,风不能总是从船的尾部吹来,如果风是从船的侧面吹来那又怎样驶帆呢?

从船侧面吹来的风,在驶风术语中叫做“横风”。这时风向与航向的不一致显然造成矛盾。但我国古代船工在这个不一致中却发现了有一致的地方。他们利用了这个一致性,克服了这个矛盾,使船沿着规定的航向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当横风吹来时,便让帆面倾斜一些,使它与风向不成一个直角。这时一个方向的风,便会分解成两个方向的力:一个是使船沿航同前进的“推力”;另一个是使船产生横移的横移力或叫“漂移力”。“推力”是行船的有利因素,而“漂移力”却是行船的不利因素。驶帆技术高超的人就在于当风向不顺时,能及时把帆面与风向调成最恰当的角度,配合上舵的作用,使有利因素“推力”变为最大,而不利因素的“漂移力”变为最小。这时船的航速就最快,偏移就最小。

为了进一步减少帆船在横风行驶时的不利因素——漂移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在船的结构上作了不少改进。比如我国许多出海船,大多是上宽下削的“尖底船”。这种船吃水深而阻力小,稳性也好,航速快。由于吃水深了,横风行驶时,船的漂移相应小得多了。有的帆船两边还装有“披水板”。“披水板”在船向前进时阻力最小,而横移时阻力最大,这对于减少帆船横风行驶时的漂移,也起很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向受风的驶风方法古代叫做“抢风”,直到现在还是这样称呼。抢风行船技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驶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了这种技术后,大大改进了海上交通运输状况,无论多远的距离,即使风向不顺,也都可以一帆到达了。

为了便于舵手掌握风向,看风使舵,常在顶升起一面带状小旗,称“定风旗”。也有的只在船的上部立一竹竿,上面挂着羽毛或一种很轻的纱以指示风向,古代称为“五两”。舵工就是根据“定风旗”和“五两”所指示的风向,来调整帆与舵的角度,使船能以最快的速度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如果风是从船头方向吹来,船是否可以逆着风行驶呢?

这也是可以行驶的,这就是我国古代船工驶帆技术高超之处。风从船头正前方向吹来叫作“顶头风”,理所当然的会把船吹向倒退。但是,我国的帆船就有办法借这种逆风向前行驶。那时外国帆船的帆是固定无法转动的,而我国帆船的帆是可以转动的。舵手和水手配合着以他们纯熟而高明的操船技艺,总是有办法使他们的船同风向摆成一个角度抢风行驶。

在这种情况下,驶风的方法一般地说是这样的:在迎风的航向上,把帆张得与风向成一定角度,抢风行驶一段时间之后,将船转到另一舷侧受风(术语叫做“掉樯”成“吊抢”),抢风行驶大致相同时间后,又转到原来舷侧受风抢风行驶,两侧交替更换,使船作“之”字形曲折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风力,提高航行速度,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多桅多帆的船。早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代,就有了七帆船,以后又有了发展,船上的帆常多达十面,而且可以转动,以适应各种风向。宋代就记有五十幅帆的船。

船工们还发现,帆越高,受风力越大,于是他们在大帆上面再加上小帆,称作“野狐帆"。《天工开物》里说,“凡风篷之カ,其末一叶,敌其本三叶”。就是说,一张顶帆的作用要等于下面的三张帆。西方国家直到十五世纪末,才出现三桅五帆的船。

由于我国古代船工的操船驶风技术高,船的结构性能好,航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所以很受外国商人和旅客的欢迎。那时经阿拉伯、印度前来我国的商人,常常把大批货物堆放在岸上,专等中国海船到达,才肯搭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张帆驶风技术,确实是很先进的,这完全是他们实践的结晶,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的著作《天工开物》中,总结过劳动人民的创造。直到现在,“驶风”这一古老的操船技术,在使帆的航行中仍有着现实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