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共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阐明了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条件、巨大潜力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指出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明确发展数字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突出科技引领和产业支撑工作重点,突出创新驱动、数据驱动发展新路径,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京津冀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持续动力。提出了发展目标和主要预期指标。到2022年,大数据创新应用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一批包容性强、适应性广、政策环境优的数字场景应用市场,基本形成以大数据产业、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省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及信息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产业数字化进入全面扩张期,两化融合指数达到94,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基本建成全国的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兴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服务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部分,区域布局。从建设雄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重点园区3个方面,统筹规划全省数字经济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一是构建现代化的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新型、融合、集约、绿色的数字应用设施,提升数据资源汇聚、采集和分析能力,加快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放,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培育数字要素市场。二是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体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汇聚人才要素资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三是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智能化改造,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服务型制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四是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服务。五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系统,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丰富信息惠农服务。六是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通信设备制造业,培育壮大半导体器件产业,做大做强新型显示产业,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汽车电子及产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及智能装备产业,布局区块链,发展网络安全产业。七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广新零售,发展数字贸易,培育共享经济,发展平台经济,培育通证经济。

第五部分,发展生态。一是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宽带网络,积极布局建设窄带物联网,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和改造。二是建设数字政府。构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数据交换共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三是构建数字经济市场治理体系。推进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强化安全保障。四是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数字技术在雄安新区的典型应用,组织开展智慧冬奥典型应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数字化指挥演练、车联网和车路协同创新应用试点等。

第六部分,实施保障。主要从加强统筹协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引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统计监测和评估、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法制体系等八个方面,明确举措,为加快河北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