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额11.54万亿元人民币,下降4.9%。其中,出口6.2万亿元,下降4.7%;进口5.34万亿元,下降5.2%。5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47万亿元,下降4.9%。其中,出口1.46万亿元,增长1.4%;进口1.01万亿元,下降12.7%。

值得注意的是,从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提升,出口微降0.3%,降幅好于整体4.4个百分点,展现较强韧性和活力;此外,防疫物资成为出口增长的亮点。口罩带动纺织品增长25.5%,医疗器械、中药材增长33%、8%。

对于1-5月外贸运行情况,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5月当月我国外贸出口延续了上个月的增长态势,这在当下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外贸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是非常难得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疫情防控向好的形势进一步巩固,我国的外贸企业也在逆境中抓住了我国率先复工复产的机遇,对出口形成了有力支撑。

在贸易主体方面,民营企业表现出较强韧性。今年1—5月,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所占比重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5.11万亿元,增长1.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4.3%。5月份,电脑、家电、手机等电子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7.6%、9.1%和3.7%。

“我国民营企业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一直是我国外贸发展的生力军。从海关注册的数据看,今年5月份,在海关新注册的新增民营企业超过了2万家,同比增长了24.7%。”李文魁进一步指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商务部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为应对疫情对我国外贸发展造成的冲击,国务院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增设跨境综试区、支持出口转内销等方面,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狠抓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抢市场、抓订单,努力将疫情对外贸影响降到最低。

“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措施对抗击疫情稳定外贸起到了较好效果。通过横向和纵向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前5月进出口数据与GDP、消费、投资相比跌幅相对较小;与往年外贸比较困难的年份相比今年的增速较为平稳。这些政策稳定了外贸企业的生产供给能力,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扩大了下游需求,从整体上加强了外贸企业面对疫情的应对能力。”民银智库宏观区域研究团队负责人应习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商务部负责人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恶化,新增病例数屡创新高,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需求急剧萎缩。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带疫解封”,但需求恢复仍需时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帮助外贸企业渡难关、保市场、保订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网上办好第127届广交会,支持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加快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积极扩大进口,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完成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

对于支持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以及加快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发展等稳外贸措施,应习文认为,下一步稳外贸政策的重点将是助力企业尽快适应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其中出口转内销有助于增加出口企业的订单,也符合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不过本次疫情对我国的内需也同样有影响,而且出口转内销也会对原本的内销产品产生挤出效应,因此还需要更加关注于两方面的长效措施。一方面是提升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快提升进出口效率及降低成本的措施,在这方面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可以发挥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