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费卢杰战役期间,一名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陆战团1营(1/3)使用一具缴获来的RPG-7型火箭发射器朝敌阵地射击

对于现代战场上的正规军队来说,临时使用缴获武器是一种并不常见的行为,对枪支使用的不熟悉、缴获武器安全可靠性能所存在的不确定性,长期使用更将使得枪支零件、弹药给予己方后勤补给不必要的压力,所以这类做法即便说“危险”都不为过。

但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04年历经其史上最大规模城市巷战(费卢杰战役)时,竟出现了种种类似,且违背常理的做法,以来解决各自不时之需。

笔者在开始这期话题前,首先做个自作检讨,这期确实算不上什么太系统性梳理的总结,更像是结合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系列零星资料碎片,所整理出来的一个“趣事集”。

但也正就是这类“趣事轶事”,也能够侧面观察出这场激烈战役背后的种种乱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的费卢杰战役,也成为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城市巷战

笔者所说的“武器乱象”,其实细分想要表达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缴获使用武器的这一乱象;第二,就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这场战役中,所遭遇敌武装人员手中武器的这另一大乱象。

而后者亦更能看出这场旨在于伊拉克战争前期,重点清缴打击敌主要抵抗势力据点的行动中,敌武装人员成分的鱼龙混杂。

随着2003年4月9日,攻占巴格达并宣布萨达姆政权垮台后,其伊拉克军队也实质上瞬间处于鸟兽四散的局面,有抗争意识的原伊拉克军队军官纷纷流向社会组织抵抗,更有出现军队军火库库门大开,大肆放枪散弹,将制式武器流入民间的情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4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7陆战团1营(1/7)的陆战队员们正对一处原伊拉克军队的军火库进行武器清点和依次销毁。而更多的原军队军械库房已在美军处理之前便被洗劫一空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则是瞬间也出现了各路外籍武装人员,通过叙利亚一侧进入伊拉克境内,并成建制成规模组织抵抗美军武装力量的情形。

在其中,最令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们在回忆中记忆深刻的就数车臣籍武装人员,在此之前这批兵员所参加过的历史战斗,相信也并不用笔者过多介绍,其战斗素养、装备甚至是战斗意志都在日后的费卢杰战役中,令陆战队员们不禁战栗。

这里也不禁要插一嘴,笔者过去所看到过费卢杰战役相关回忆中,对于车臣籍武装人员较为印象深刻的一个记录。车臣籍武装人员甚至会在战斗前,就将止血带简单缠绕在各个躯干上,这一点也不难看出这群兵员的战斗经验老道且毫不怯战。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些来自境外的各路武装人员,造成了更为复杂的“万国造”武器局面涌入伊拉克当地枪支黑市。更有说,像类似装配有先进精确瞄具的德拉贡诺夫型狙击步枪,就极有可能是车臣籍武装人员所带入,而且这股狙击手更是射技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费卢杰战役期间缴获到的一支德拉贡诺夫型狙击步枪,从结构和瞄具来看,这其实并不像原伊拉克军队的仿制款型

简单概述前景之后,回到正题。之前笔者有幸和大家提到过,美国海军陆战队常规步兵单位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伊始,逐步完成了新型M16A4型步枪的列装。

但到了费卢杰战役这种高强度城市近身距离作战的环境里,M16A4型步枪立刻显现出了一系列诸如枪身过长、射击模式受限这样类似的问题。

所以对于基层作战的陆战队步枪兵来说,也就逐日出现了“全自动射击”或“枪身紧凑轻便”这样的单纯诉求。所以像费卢杰战役期间的一些照片,看到有随身携带并使用缴获AK系列突击步枪的陆战队员,其实算不上太奇怪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卢杰战役期间,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SMAW副射手正在紧跟战友进入巷内,而他除了M16A4型步枪外,还另外携带了一支缴获来的AKM型突击步枪

记得以前笔者有和大家谈过,美国海军陆战队此前制式采用MP5型冲锋枪的一些经历。

而在费卢杰战役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常规部队在装备序列里虽然没有MP5型冲锋枪,但也确实在接敌的过程中,缴获过一定数量的MP5型冲锋枪,且在“缴获再利用”的问题上,MP5型冲锋枪这款枪型算是这个问题中,相对比较“抢手”的一款。

严格来说,据美国海军陆战队时候军械人员的报告记录来说,这些MP5型冲锋枪并不是德国H&K公司生产的原装MP5型,而是伊朗仿制的MPT-9型冲锋枪,伊朗则称为“雷鸣”型冲锋枪(波斯语里的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陆战团3营(3/5)在费卢杰战役期间的视频截图,能看到队伍后侧的一名陆战队员拿着一支MPT-9型冲锋枪;(右)伊朗仿制的MPT-9“雷鸣”型冲锋枪

至于其来源当时也是推测重重,多数认为这是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军队缴获而来的库存品;而另一种矛头则指向,有伊朗方面在费卢杰战役期间,资助了阻击美军的武装人员,但缺乏有力的证据。

对于参与巷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抢手”之原因也在于,各个步枪连队本装备有M9型手枪,而事先保有9x19毫米子弹,恰好就适用于缴获的MPT-9型冲锋枪,以备巷战时近距离接敌的不时之需。

当然,MPT-9型冲锋枪不论怎么说,至少在弹药通用性这个问题上,算是勉强凑合,但要论采用“冲锋枪”紧急应对巷战,费卢杰期间笔者见过陆战队员打得最野的一种,还要数使用缴获的苏联PPSh-41型冲锋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卢杰战役期间一组经典的抓拍,同一名陆战队员在室内肃清敌情的过程中使用了一支苏联PPSh-41型冲锋枪担当尖兵。这样的巷战情节,不禁让人联想起多年前另一场著名巷战……

期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战例,当时有接敌的陆战队员们向后方报告称,自己遭遇到了一个机枪火力点的压制,似乎是一挺“迷你型”M2型重机枪,但直到肃清敌情之后才发现事情的真相……

可能归咎于高强度作战所导致其在一定距离外的观测判断失误,也有可能是因为参加费卢杰战役期间的这些平均年龄在25岁的小伙子们真没见识过。直到美国海军陆战队军械单位人员赶到清点缴获武器时才发现,这就是一挺点30口径的M1919A4型机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费卢杰战役期间,被海军陆战队员缴获到的一挺“布伦”式轻机枪

当然,二战时代枪械的出现确实在这场“大乱斗”逐渐显得不那么违和,尽管有时候确实拿捏不透“它到底是从哪来的?”。

举个例子,参与巷战的陆战队员甚至有出现过缴获并临时使用一挺点303口径的“布伦”式轻机枪的案例,并在弹药用尽后,就地委托己方装甲载具碾压销毁。

所以从这个案例也还能看出,陆战队火力班在巷战接敌过程中,除了对于全自动火力压制敌有生力量的渴求外,也出现了另外一点需求,就是临时弥补M16A4型步枪或M249型自动步枪的5.56毫米弹药所出现的穿透力相对有限的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费卢杰战役期间,两名陆战队员在肃清一栋寺院后进行合影,右边的陆战队员只拿着一把缴获而来的G3A3型自动步枪;(下)在费卢杰战役期间,某场战斗之后清缴到的武器,其中就有一支G3A4型自动步枪

当然,像前面这款点303口径“布伦”式轻机枪毕竟还是看个乐儿的极端例子,对于这个情况,有相当一部分陆战队员出现了缴获使用7.62毫米口径G3型步枪的做法。

而G3型步枪此前也是伊拉克军队所列装采用过的一款武器,因此在费卢杰期间的敌武装人员手中也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