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无人识,一朝成名天下知”,现代的高考正是这样一个一举成名正名的机会。虽然客观意义上来讲,高考只是我们求学路上一道人生路口,但不可否认,高考是未来成就的必经之路,称之为学习道路上的独木桥并不为过。当每年百万学子都在努力学习,通过正当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学识,以增加自己在高考过程中的通过率时,那些通过非正当手段冒名顶替来实现自己的高考梦的人,就显得过于无耻无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事实上,这种事以前却并非孤例,像2001年的“齐玉苓案”, 2009年的“罗彩霞案”, 2016年的“王娜娜案”,以及最近被曝光的山东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河北大名县一女子冒名顶替男子王宏伟等事件等等,无不时时刻刻为相关部门敲响着警钟。

如今总算山东省出台了相关措施,面对山东省内的高校,调查那些高考可能被冒名顶替者,并且收效很大,数量已经过两百人。这沉甸甸的数字,不得不让许多家长深思,这种高考被冒名顶替者数量如此之多,这些还仅仅是山东省做出的调查数据,如果普及到全范围内去调查,会有多少人被冒名顶替?会有多少人生被恶意改写?国家因此而失去多少真正的人才?真的不敢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冒名顶替者侵犯了他人的相关权利,理应接受相应处罚

冒名顶替着享受着他人的人生与梦想,明知通过非法手段博取得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却知情不报,并坦然享受非法得来的结果,这样的人本就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冒名顶替者残忍地牺牲他人的梦想,同样是对人权的侵犯,对法律的亵渎。被取消学籍,撤销学位,注销学历并不能还社会还莘莘学子,还受害人一个公道,具体的惩罚措施希望不会让当事人心寒。

二,高考冒名顶替他人,恶意干预并改变了他人的人生,涉事相关人等,同样理应接受相关惩罚。

涉及到冒名顶替者受益人当年同样只是接受他人的安排这件事实,涉事受益人相关人员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同样应该接受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这部分幕后操作人员应该会涉及到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学校相关人员,甚至涉及到当年的老师等人。这些参与操作此事的人,共同毁掉了他人的人生和梦想,这些人才是真正不可被原谅的刽子手。

三,制度有漏洞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制度后面的操作人员。如果把控制度的操作人员心术不正,这种类似的寒心事件便很难避免。只有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与法律建设,提高这部分人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

庆幸的是如今法治社会愈加完善,网络化管理更加严格,以往纸质档案不易存档,且查询困难的弊端,如今在网络化管理中已经被避免,只希望今后的环境更加纯净,让那些不法分子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