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临死前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嫡长孙朱允炆。

皇四子朱棣年轻时,一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许多战功,看到乳臭未干的大侄子坐了天下,心中不服,于是就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棣带兵反叛时,让长子朱高炽留在燕京,让他监国,而带着次子朱高煦随军征战。

朱棣共有四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和老四朱高爔。小儿子朱高爔早夭,所以长大成人的就三个儿子。

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又加上本身喜欢清静,所以在马上颠簸了一生的朱棣并不喜欢他。

朱棣觉得次子朱高煦无论是长相也好,性格也好都随自己,且作战勇猛,在武将中威信很高,所以每每鼓励他:“努力吧,皇太子身体不好,多有疾病。”

听了父皇的话,朱高煦觉得这是某种暗示,所以就产生了非分之想。

有盼头就有了激情,所以在靖难中打仗非常卖力气,立下许多大功,还在危急中救过朱棣几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朱棣夺权成功,坐稳天下后,开始考虑立皇太子了。

立谁呢?朱棣心里犯了犹豫,他本心倾向于立次子朱高煦。

长子朱高炽是太祖爷爷朱元璋在世时亲自选定的燕世子,这是正统,他虽然性格显得柔弱,但很仁爱,深得文臣们的拥戴。

再加上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幼小聪慧,深得朱棣喜爱。

所以在朱棣踌躇之际,诸位大臣的意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自己的这个“好圣孙”朱瞻基,朱棣终于确定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煦的愿望没有实现,他这个失落呀!

于是开始破罐子破摔,怀着一种报复心理,净干一些违法乱纪之事。后来他的恶行被朱棣知晓后,非常气愤,准备剥夺他的封号,将其废为庶人。

朱高炽非常仁厚,看到弟弟遭难,念及兄弟之情,在父皇面前极力替弟弟求情。

朱棣为了树立太子威望,准了他的请求,放过朱高煦一马,但将跟皇子一起作恶的亲信都诛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北伐后班师,在回京途中病逝。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

朱高炽即位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他首先赦免了朱允炆时期的旧臣,使许多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又恢复一批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当时的矛盾。由于朝廷内部团结,外部稳定,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可惜朱高炽自幼体弱多病,朝廷刚有些起色,自己的政治抱负还没有实现呢,但天不佑人,刚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于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驾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高炽驾崩,唤起朱高煦心中压抑的欲念。太子朱瞻基要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觉得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要在半路设伏,截杀太子。但由于行动仓促,没有成功。

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能得到爷爷朱棣的赏识,自然有非凡的能力,也有宽厚的心胸,他对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位皇叔非常照顾,常给他们丰厚的赏赐。

由于朱高煦是在死人堆里滚出来的,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所以,他每次向朱瞻基提出自己的建言,朱瞻基都十分重视,不但命有关官员将其建议予以实施,还回信答谢。

朱高煦一看自己提出的请求这个小皇帝都按照他的意见一一照办了,心里不但不感激皇上的信任,反而觉得这是软弱和无能的表现,更加骄横狂妄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朱高煦憋了一年,实在憋不住了,于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八月起兵造反。他想学父皇朱棣,将这个懦弱的侄子赶下台,自己也做两天皇帝。

原来朱瞻基很有心机,他知道自己刚坐上皇位,需要老臣,特别是叔父们的支持,所以采取了韬光养晦之策。

谁知道自己的韬光养晦倒让朱高煦当成了软弱,心想,老虎不发威,你真当我是病猫呀!自己如果再不拿出点强硬的态度来,将来怎么管理朝政?考虑再三,决定御驾亲征。

朱高煦造反,名不正言不顺,再加上这几年自己的恶行让天下人所不齿,败坏了自己的名声,所以他的叛军根本就形不成什么气候 ,这次叛乱很快就被王师剿灭了。

明宣宗朱瞻基下诏,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唤来待诏,让他们把自己平息朱高煦叛乱一事编写成戏剧《东征记》,让梨园弟子们汇演,以昭示群臣。

朱高煦的命是保住了,但和他一起起兵造反的那些人,却没有那么幸运了。随他一起反叛的那些主要人物,像王斌等人都被处死,被杀的有六百四十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这场变故,朱高煦应知悔改,老实一些了吧?可是有个俗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确是这样。

朱高煦年轻时驰骋疆场,给他赋予了狂野的性格;多年的为恶,又增长了他的痞子秉性。现在虽然是老百姓了,但那些性格一点都没改掉,终于酿成大祸。

一天,朱瞻基突然想起他这位皇叔来,不知道这些日子反省得怎么样了,于是来看望皇叔。

朱高煦对自己的举兵失败,现在还有些不服;而自己的叛乱被官兵剿灭,还被编成戏曲在到处宣扬,心里头又有了愤愤不平。

朱高煦每当想到此,心里就咒骂:“好小子,真有你的,你编戏来窝囊我,真的要让我遗臭万年呀!”

这天朱高煦正在那里嘀咕呢,皇帝来看他了。此时他还能有好脸色吗?

在和皇帝的言谈中,露出他的痞子性格来,他趁朱瞻基不注意,使了一个绊子,朱瞻基没注意,正往前小步慢走呢,这一个绊子立马给他摔了个狗吃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帝丢丑了,这还了得!

朱瞻基大怒,吩咐来人,将朱高煦拿下,然后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

“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国朝献征录·汉庶人传》

那朱高煦果然勇武有力,被大缸罩着,竟然用两手将大缸顶了起来。

朱瞻基一看,嘿,还真有两下子。于是吩咐侍卫们,在铜缸周围堆上木炭,不一会火就烧起来了。

周围的人看着火在慢慢的引燃,缸里的朱高煦顶着大缸东摇西晃,随着火越烧越旺,铜缸也被烧红了,那缸扣在那里不动了。

就这样朱高煦被活活炙死在铜缸内,变成了一只“烤鸡”。

参考资料:《明史》 《国朝献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