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潼南8名落水小学生全部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这是近日最令人痛心的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童溺亡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现,屡见报端,虽然社会各界都在三令五申,让孩子们远离水域,但悲剧却还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是社会不重视,是学校教育的缺位,还是家庭监管的不够?

究其根源,是我们没有真正地让孩子们掌握保护自己的本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在宣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却忽视了教会孩子们面对危险时的自保。助人为乐是美德,见义勇为该提倡,但前提是自己得有那个能力,救人的代价不是牺牲自我。

一个孩子落水了,其他孩子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施救,结果却是小悲剧变成了大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其中有一个孩子有自知之明,对自我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就不会作为错误估计形势,盲目施救。

在悲剧发生的时候,我们除了痛心,最有效的补救就是反思。反思,如何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

有学校推出了泳课,他们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们都会游泳了,即便意外落水了,还有能力自救。但是,“善水者溺”,这不仅存在于寓言中,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把问题想简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孩子远离危险水域,是重中之重;教会孩子自保,是当务之急。

让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知,在保护自我的前提下,对其他需要救助的人,采用妥当的方法,施以科学的援救,这是教育应该做的事,是家庭应该做的事,是社会应该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