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钙吸收的三种因素

影响钙吸收的三种因素

接上一集: 为什么说钙不是微量元素?钙对儿童身高影响

  • 解决营养素缺乏有诸多重要因素:摄入、消化、吸收、转运、利用
  • 人体维持血钙稳态需要三种激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维生素D
  •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包括食物因素、机体因素和维生素D

钙在体内的转运和利用与维生素D 密切相关,遗传因素、种族、性别等也影响钙的吸收和平衡。

食物因素

奶制品含钙丰富,易于吸收,是钙的最好来源;其次是大豆制品、芝麻,含钙量高于蔬菜;海带、虾皮、坚果等也含较多钙。

母亲适当户外活动并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虽然不能增加母乳中维生素D 的含量,但可以保证母乳中的钙含量比较丰富,为婴儿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健康的生长发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母乳是钙的优质来源,含钙约为30(25~35)mg/100ml,钙的吸收率可达50%;配方奶中含钙约为50mg/100ml,吸收率不如母乳高;普通纯奶中钙的含量更高,可达100mg/100ml以上,吸收更低。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婴幼儿喂养建议》均规定:婴幼儿不主张纯奶喂养,尤其是1岁以内禁止食用纯奶。

3岁以下的宝宝只要乳量充足,膳食合理,不需要额外补钙。

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母乳600~800ml、配方奶400~500 ml,7~12月龄的宝宝要保证每天摄入母奶量达到800-1000ml、配方奶500—600ml。

1岁以后幼儿的饮食开始逐步向成人过渡,能母乳则继续母乳至2岁,母乳量最好能在600-800ml以上,而配方奶则最好400-500ml以上,断奶后终身坚持配方奶或纯奶每天300ml,或从上述含钙丰富的食物中获取。

大量果汁及碳酸饮料因挤占奶类摄入而影响钙摄入,酒精、咖啡因、草酸、植酸、膳食纤维中的脂肪酸、碱性磷酸盐等妨碍钙吸收。

机体因素

人体钙的代谢平衡受皮肤、肠道、肾脏、骨骼等组织器官的调控。食物中的钙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经过消化变成游离钙才能被小肠吸收。

钙主要是在酸度较大的小肠上段,尤其是十二指肠,通过肠壁被吸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建议在两餐之间服用钙剂,同时加用维生素C,且一次补钙剂量最多不超过300mg,年龄越小一次补充的剂量越少。

矿物质在体内吸收变异很大,当人体缺乏时,吸收率就高。

由于钙较广泛地存在于多种食物中,而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相对匮乏,尤其是母乳中维生素D 含量甚微,孩子真正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D而不是钙。

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内钙的代谢平衡及骨骼形成,它类似于一把金钥匙,可打开钙吸收、利用的“通道”。

研究表明,没有活性维生素D,膳食中的钙吸收不到10%,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障最佳钙吸收、利用的必要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间通常所说的“缺钙”正规医学诊断名称为“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磷代谢紊乱,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化不全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是人类发育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代谢综合征。

人类在生命周期的不同年龄阶段均有可能缺乏维生素D,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所以补充维生素D绝不是儿童的专利,人类终身都需要适当补充。

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是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

血钙水平不能用于判断人体钙营养状况。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钙受到多种激素及组织器官的严格调控,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只有在极度钙缺乏或短期大量摄入钙时,血钙水平才略有下降或升高。

低钙血症是由于维生素D严重缺乏时血钙下降而且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或异常,不能代偿性分泌足量的甲状旁腺素,导致血钙继续下降,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全身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等一系列钙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绝不是人体内总钙量的缺乏。

文章: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吴冬梅

配图: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