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参加某位名家的饭桌,看到一些现象,颇有感触。与友人聊起,亦有同感。

现象一:疯狂拍照。见到名人一涌而上,与之自拍者有之,拉着搂着拍者有之,有的不顾一切反复抢拍,更有甚者趁人不注意,私下偷拍,引人反感。特别是若有现职领导参加聚会,心中惴惴不安,时刻提防。有的人被提醒了,还是领悟不到,仍然私自录像。

有一次我们承办一个读书会,一位名家被我邀请参加活动,因他身体得了重病,刚刚做了手术不久,完全是来给我救场的。他被大家拉着拍照半个多小时,还不能脱身,最后没办法,请好朋友硬是给劝散了,才将老师送走。真怕他老人家给累垮了。

记得1996年夏天,宋祖英和阎维文去我团拍MTV,当时我任宣传干事,负责接待,有机会能跟明星合影很是兴奋,趁他们中间休息,我离得远远的,让报道员抢拍镜头。阎维文见状,赶紧招手让我过去,说:小张,咱们都是战友,想拍就大大方方跟我们说,我们有准备拍,大家都满意,如果随意拍效果不好,对别人也不尊重。他拉着我和宋祖英3人一起拍了合影照。后来我还拿到军区小报上给刊登发表了。

这件事对我印象很深,让我体会到与名人交往,一定要提前征求人家意见,顾及别人的形象,毕竟人家是社会公众人物。尊重别人就是在尊重自己,一味拿名人效应抬高自己往往适得其反。

现象二:到处发名片,要别人电话,扫微信。这种人一般商业人员居多。我的原则是,如果真有自己需要的关系,而且确实有对等对接、互惠互利的业务项目,经朋友引荐,说明意图,征得对方同意后,可互留联系方式,如对方不太爽快,则留下名片给对方即可,不可强求要对方电话。无可厚非,饭桌的最大用途就是扩大交际圈,资源共享,但也不可过于急功近利,否则下次朋友不敢叫你了。

最应忌讳的是私自留异性联系方式。有一次,我参加朋友聚会,其间一位女士与我攀谈甚欢,我性情天生豪爽,也不见外认生,很快拉近距离。朋友在一旁轻描淡写地提醒了一句:别人的马子,你套什么瓷?你知道她是谁的关系?是什么目的?别人会不会有意见?

朋友的一番责问很快让我清醒过来,初次见面要保持分寸,特别是异性朋友,不可过于热情。回来后我就删掉了不少类似情况留下的联系方式。如确有交往必要,朋友会予以引见介绍的。

现象三:不听主宾讲话,各吃各菜,各聊各话,主次不分,中心不突出,秩序混乱。每次聚会,必有一位重要嘉宾处于核心位置,或年长,或居官位,或有名望,或有所求,无论熟与不熟,认不认可,都应认清自己角色,多给予回应配合,不可喧宾夺主,哗众取宠,抢了风头,招组局者怨恨。只要参加活动就得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咱是主陪、副陪还是一般陪,咱的任务是活跃气氛,还是帮朋友挡酒,这些应该与请你来的人预先有个简单的沟通,知道这顿饭的意义和目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等等,类似现象还有很多,这里不一而足。

总结了以上这几点,我不免想到一个字“蹭”。这个字成为公众字,是源于无线网还不是这么普遍时,有一群猫在有网人家附近上网的人,那时叫“蹭网”。后来就有了“蹭局”“蹭红地毯”“蹭热度”“蹭熟脸”……,不管哪种形式的“蹭”,都是有点占他人便宜,给自己谋利的嫌疑。而且随着“蹭”的范围推广,“蹭”的形式的不断创新,都有了症候群,因而在社会上引起的不良影响也变得错综复杂和渐进深远。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餐桌文化彰显文明之风,因此,该树立正确的交际态度,了解餐桌上的圈子规矩。社会是个大课堂,文明礼数无处不在,建议大家能有礼有节,进退有度,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交往让人放心。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就是对社会文明建设最大的配合,这也是每个公民的一份责任担当。

(作者: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