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胜利日阅兵式,俄联邦武装力量各军兵种人员方阵、外国军队方阵、地面车辆装备方阵与空中方阵依次通过红场,接受俄总统普京和各界检阅。在出场的多型现役装备中,T-80BVM主战坦克绝对算是“不同寻常”。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T-80系列已经许久未曾现身红场阅兵式。考虑到阅兵式上出现的武器是一国对外释放军事信号的手段之一,我们或许也能从T-80BVM的身上读出“战斗民族”的下一步战略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在俄罗斯历次红场阅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主战坦克多为T-72系列改型、T-90系列改型,以及有着“第四代坦克”之称的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可以说,T-80坦克家族已经成了很多人眼中的“陌生人”。之所以如此,与前些年俄罗斯陆军的装备使用思路有关,即T-80系列主战坦克遭到了“冷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起俄军现役的T-72、T-90,以及更老式T-62M坦克,T-80与它们的最大差别在于采用了独特的燃气轮机发动机,而非较为传统的柴油机。当今世界上,也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自行研制成功和列装了燃气轮机发动机坦克,即M1系列与T-80系列。美国的M1使用的是AGT-1500发动机,而T-80则采用GTD-1250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T-80诞生于冷战时期,而GTD-1250发动机的研发与生产是在今天的乌克兰境内。苏联解体后,随着近年来俄乌关系濒临谷底,乌克兰方面自然不会再向俄罗斯提供GTD-1250发动机的各项技术支持。在难以解决“心脏病”,且综合性能并不比T-90或T-72的“深度魔改版”有什么优势的情况下,俄罗斯陆军选择封存了大量状态还很不错的T-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2018年前后,T-80的命运似乎开始出现转机,部分被封存多年的T-80B和T-80BV坦克被送到了圣彼得堡第61装甲修理厂,厂家对其进行解封和大修,换装新型热成像仪、激光测距仪、综合火控系统和主动防御系统。这种焕然一新的T-80被称为T-80BVM,在进行50公里的出厂行驶测试后,就会被交付部队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T-80的“死而复生”,一方面是俄罗斯近年来逐步攻克了坦克用燃气轮机的一些技术,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俄军对燃气轮机发动机的难以割舍。相比起柴油机,燃气轮机的旋转涡轮结构属于轴流式,发动机内部的摩擦部件数量远远少于采用多缸往复活塞式结构的柴油机,气动矩力也小得多,如此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优势——强劲的低温启动性能,即“一点就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温度低于零下30摄氏度的高寒地区,使用燃气轮机发动机的车辆可以无需预热,立即启动并行驶,这是使用柴油机的车辆难以做到的。柴油发动机坦克在极度寒冷的地区启动时,要先对发动机进行一定时间的预热和加热,通常为30至60分钟,粗暴些的做法就是用火烤发动机,如此一来就难以快速反应和出动,容易贻误战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使用燃气轮机的T-80尤为适合近年来俄罗斯开辟的全新博弈方向——北极。同时,在俄罗斯其他地区的阅兵式中,已经有极地部队涂装的T-80BVM出现过,这说明其已成为极地部队的现役制式装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极是俄罗斯的重点关注区域之一,也是向欧洲和美国施加战略压力的新方向,莫斯科方面向这里投入了大量时间、资金和注意力,俄军极地部队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看来,T-80BVM坦克“低调”地“重返红场”,或正是在北极方向对美国与欧洲的一次威慑,将成美军极地部队的一大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