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脱贫攻坚步入收官之际,看着硕果累累的脱贫成果,偶尔也会有一点异样的声音在山间游走,不能让千里之提毁于蚁穴,更不能让一颗耗子屎毁了一锅靓汤,为此,我们还得从内至外的寻根追源,攻克脱贫工作中的最后的难关。

一是讲政策明事理。充分利用村民会、院坝会、农民夜校、走访交流,标语、板报、墙报、公示栏,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微博、QQ等政策宣传讲解方式,让政策宣传的时间、形式、方法灵活有效,符合群众实际需求,易于接受、便于互动,让群众明白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树榜样有标杆。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以评选表彰脱贫致富带头户、孝老爱亲光荣户、尊师重教光荣户、清洁卫生光荣户、邻里和睦光荣户等符合乡村实际的活动为抓手,树立身边榜样典型。并通过在人群集中地设立各类“光荣榜”“善行义举榜”等形式广泛宣传,增强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是抓典型有训诫。反面典型,人人唾弃。以群众检举,当事人不得不承认的方式,对不尽孝道、不爱清洁、等靠要懒、胡搅蛮缠等对象,通过设置反面典型曝光台,张贴黑榜等方式,敢于向不良风气“亮剑”,有效遏制不良风气滋生。

四是讲文明改习惯。消除精神贫困,必须从改变不良习惯开始。以开展家庭卫生、个人卫生、语言行为等评比活动为抓手,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勤打扫、勤洗漱、勤换洗、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的好习惯,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在一点一滴的小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习惯,提振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