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旅游线路推荐:①大境门长城(万里长城第一门),去年张韶涵和苏醒在大境门城楼上共唱一曲《隐形的翅膀》,别有一番韵味!→安家沟生态风景区(五一以后开放)!→檀邑溪谷文化园!(隐于山谷间,一步一风景)→张家口清河影视基地(40集电视剧《张库大道》拍摄地)。②八角台(白天登高远眺张家口市区全景,晚上俯看张家口市区夜景,美不胜收!)丶赐儿山云泉寺、水母宫、堡子里、察哈尔都统署、明湖公园、张家口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张家口地质博物馆。③蔚县古城!宣化古城!④崇礼滑雪(11月~来年3月份)、赤城温泉!⑤草原天路、张北中都草原!(夏秋季7、8、9月)!⑥沽源天鹅湖、五花草甸、滦河神韵!(夏秋季7、8、9月)。 张家口特产推荐:①柴沟堡熏肉②怀安豆腐皮③蔚县油炸糕④长城干白(干红)葡萄酒⑤方便莜面⑥口蘑⑦宣化牛奶葡萄⑧蔚县剪纸⑨蔚县豆腐干⑩阳原小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大境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建于清顺治元年具有350多年历史,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

张家口市古称“张垣”、“武城”,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曰“小北门”,因门小如口,又由张珍开筑,所以得名“张家口”。
“长城之筑,战国创其始”,战国时张家口为赵国之地,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如《中国长城沿革史》所述:“燕之北长城,西起张家口地区的怀来县逶迤而东北,渡滦河、辽河,达到了辽宁省辽阳县,约1000余里”。
秦长城是秦统一中国后将燕、赵长城相连接的一段,当地群众惯称为“二道边”。张家口的秦长城,西起张北县狼窝沟口一带,向东经二道边村,崇礼县的坝顶、攀越桦皮岭,然后入沽源,至小厂而后再入承德境,长约250里。北魏长城东起赤城,经张家口市向西,最后延伸到内蒙。在前所至刁鹗一段为土长城,长50余里,现仍可寻到其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代时,为防蒙族侵扰,从金代初年到承安二年修筑了长3000华里的界壕,张家口市段落属金界壕的南线,在张家口市俗称“三道边”,相传为秦始皇修筑长城以外的第三道。
张家口作为拱卫京畿、屏蔽中原的重要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黄帝战炎帝的阪泉之战到成吉思汗大败金兵的野狐岭之战,再到明英宗被俘的土木之变,直至平津战役的新保安之战,张家口拥有众多的军事典故和遗迹。据统计,这里先后发生过50多场著名的战争、战役、战斗,留下200多处古战场、古要塞、古城堡和军府遗址,而这些战斗、战役和遗迹、历史,许多都和长城联系在了一起。

张家口市大境门段长城,始建于明成化21年(1485年),是在北魏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清顺治元年(1644年),为便于交通和商贸往来,在城垣上开洞建起了大境门,
大境门长城有敌台两座,水关一座,内有北魏时期烽火台一座,及卫堡宁远堡堡城,向北开有城门两座(大境门,西境门),向南宁远堡有城门一座(永顺门)。大境门附近一系列文化遗迹、自然景观、军事设施,浓缩了张垣历史文化。
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众多关隘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在国内外学术界已被列入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同样重要的关口,并称万里长城四大雄关。

高铁站出站直接打车 坐公交的话11路或者K3,都能到大境门 张家口没啥小吃,特色就是莜面和牛羊肉,可以去明德北(离大境门不远)的穆斯林吃羊蝎子,涮肉 特别棒,吃了保你满意。

四个小时大境门坐公交的话来回时间怕是都不够。没有直达,只能33路或者1路展览馆换16路,或者10路换32路。吃饭的话,主打本地特色的就是香园楼,穆斯林。其他比较好的饭店像宜君阁,艳阳天,乡老坎,香满楼,泓金溢等等但是不主打本地特色

2、安家沟生态旅游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家沟生态旅游区位于塞外山城张家口区,与素有“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古商道和雄险的关隘大境门紧紧相连。安家沟生态旅游区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旅游栖息场所,在这里会让您感受到浓浓的山野风情以及浓郁的乡土特色,另外您还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共存,整个给人一种自然与人文共融的。置身在安家沟生态旅游区内感受着周围迷人的风景就如同看着一段神奇而美好的传说,欣赏着醉人的景色,真是一种奇特的享受。进入安家沟生态旅游区,当您穿过敬安门的时候,会看到五神龟威然盘踞在沟中。尤其是当您触摸它的时候,会让您仿佛听到了远古的呼唤,会容易让您产生遐想。据说,神龟数十年来日日夜夜镇守着山门,守卫着安家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五龟石”,同时也是安家沟生态旅游区内三大奇观之首了。在安家沟生态旅游区内沿着崎岖的山路,转过一道梁,定会让您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前面“哗哗”的响声,就仿佛在演奏着一曲交响乐一样。然后再仰头四望,凤岭的瀑水倾泻而下,就像一条银白的长带一样,高高的悬在半空中,同时又如同一匹玉锦悬挂在山上,撞击着岩石的棱角,溅起朵朵优美的浪花,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