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房地产网、中房智库、辽宁省物业学会主办,中国房地产报辽宁事业部、辽宁格林豪森服务集团承办的“疫情下物业管理的转变与思考”沙龙在沈阳成功举办。来自全省的行业学会领导、业内专家、企业高管及行业精英30余人齐聚于此,共同探讨疫情防控背景下物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及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行业共性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省社科联社科类社会组织党委委员、辽宁省物业学会会长赵非,辽宁省物业学会秘书长、沈阳西雅帝环境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慧,沈阳工程学院管理分院副院长、辽宁省物业学会副会长王海燕,辽宁省物业学会副会长、辽宁政达环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辽宁省物业学会副秘书长、深圳金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副总经理朱春玲,均豪不动产管理集团副总经理吴芳,苏宁易购辽宁区运营总经理兰双喜等嘉宾应邀参加本次沙龙。

辽宁省物业学会会长赵非做开场致辞并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物业管理行业为疫情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大批可亲可敬的“最美物业人”。辽宁省物业学会作为行业组织,充分发挥优势和作用,积极推动全省行业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物业学会将更加努力帮助省内企业对接优质资源,全面支持后疫情时代物业管理行业的新发展。赵会长还对红色物业、红色家园等理念进行解读,指明全省物业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辽宁省社科联社科类社会组织党委委员、辽宁省物业学会会长赵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省社科联社科类社会组织党委委员、辽宁省物业学会会长赵非

均豪不动产管理集团副总经理吴芳为活动做主题发言,作为专业的商业物业管理公司,吴芳女士分享了物业公司如何从不动产管理专业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半复工”、低功耗运营方案的实践经验,并且通过自身的资源与渠道,帮助企业在“自救”的基础上努力“活下去”,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均豪不动产管理集团副总经理吴芳

疫情期间,各种高科技手段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为这场“战疫”增添了许多亮眼的色彩。“均豪早在2016年就开始了科技化物业的探索,其打造的集中控制与指挥中心就是一套完整的科技物业体系,”吴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高科技物业管理手段有了用武之地,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巡查、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监控摄像机、AI眼镜等方式的应用,让物业管理人员如虎添翼。“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在疫情期间真的发挥了我们原来没有预计到的作用,效果非常不错。”吴芳强调。

在接下来的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物业管理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疫情倒逼物业行业加速自身变革、疫情期间解决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等专业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脑力激荡、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嘉宾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迫使我们重新界定物业管理行业的性质,未来要进一步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及人员参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防控的法律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厘清政府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责任边界就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期间,一线物业服务企业在做好人员排查、园区消杀、车辆管控等大量细致工作的基础上,还推出了机器人巡逻、手机APP等服务,减少人为接触,高效落实了防疫要求。严格防控的同时也特别注重人文关怀,从跑腿代购,到蔬果配送,以及帮助小业主打印假期作业和试卷等细节,真正把暖心服务落在实处。随着疫情逐渐缓解,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一些创新性举措已经逐步融入到日常服务工作当中。

嘉宾们还就疫情引起物业管理价值的再发现、“战疫”最后一公里保障以及行业痛点与趋势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疫情暴露出来的物业企业系统化、精准化管理短板等痛点,是防控下半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手段的进一步应用也是行业大势所趋。

疫情是考验,也是机遇。战疫情、保民生的工作让物业服务从幕后走到台前,考验了物业企业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更考验了物业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同时也成为重塑行业价值的一次契机。此次疫情凸显出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基层价值所在,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来看,势必加大基层治理的重视程度与重新赋能。

疫情倒逼物业服务行业深思、创新、升级,推动物业服务行业从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智慧型转变,服务科技会源源不断注入更多的新能量。探索新的应用管理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之道,成为后疫情时代物业管理行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