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宝宝出生证上的身高都是50cm,是凑巧还是根本没有测量宝宝出生时的身高对以后最终身高会有影响吗如果孩子身高增长出现异常,家长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众所周知,孩子身高主要受父母遗传因素影响,但有的宝妈就会发出疑问,如果宝宝身高受遗传基因影响,那么高矮不一的产妇生出来的婴儿身长通常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大多数出生证上的身高都写的是50cm呢?难道刚生出来的娃都是一样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据新生儿身高标准数据显示,刚出生的男宝宝平均身高是50.4cm,正常范围在47.1cm~53.8cm之间,而女宝宝平均身高49.7cm,正常范围是46.6cm~53.0cm左右。

在200名新生宝宝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身高低于50cm的占33%,超出50cm以上的约为61%,仅有6%新生儿身高在51cm左右,所以并非所有孩子出生时的身高都是精确的50cm,而是在这个标准上下浮动的。

那么为什么医护人员在每个孩子的出生证上都写的是50cm呢?她们没有经过测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一般来说,女性怀孕前子宫子宫的体积约在7cm*4.5cm*3.5cm左右,重量为50g,而胎儿足月时子宫体积达到了35cm*25cm*22cm,重量也增到了1kg,此时宝宝是蜷缩的,子宫高度只有35cm,等出生后全身展开最多也就是50cm左右。

而几乎所有产妇的子宫大小变化情况都是类似的,而胎儿蜷缩在宫腔内生长,身高取决于子宫高度,只要没有出现过大或者营养不良的现象,足月出生的身高基本上都在50cm左右,所以医生有时候是直接预估的数字,差异也并不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虽然孩子身高主要受遗传因素决定,但与后天成长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专家认为,孩子将来最终身高80%取决于2岁时的身高,1~3岁是宝宝身高发育第一个高峰期,如果这段时间内家长及时干预,就算胎儿未足月,也有可能达到正常发育标准。

宝妈注意这三点,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最终身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1、补充足够营养

孩子生长发育离不开充足的营养补给,想要孩子长得高,平时可以多给他摄入一些富含高蛋白、钙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促进宝宝骨骼发育。

2、保证充足睡眠

80%的生长激素都是在晚上深度睡眠时分泌的,所以宝妈要注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尽量少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3、适当运动

在宝宝身高发育的高峰期,家长可以带着他们多多运动锻炼,促进骨骼生长,拉伸腿部肌肉,每天坚持1个小时左右的弹跳或拉伸运动,也有助于长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虽然孩子身高发育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进行改善,但也并不是说身高可以一直长下去的,研究表明,男孩在18.4岁左右骨龄停止增长,而女孩是在17.3岁时停止。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生在16岁时不长个了,测骨龄发现有18岁了,说明他的身高已经基本定型,很难再有生长空间了,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身高发育出现异常,最好及时去医院测骨龄,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另外,0~3岁的孩子身高增长速度约为每年增加7cm左右,而3岁以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4~5cm,青春期时又一次迎来身高发育高峰期,一年可长高 5.5~6cm左右。

家长可以根据这个数据进行观察,要是孩子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的趋势,也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不过一般引起孩子身高增长异常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营养不良或过剩

孩子小时候身高发育迟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营养摄入不当,喂养不足会导致生长迟缓,宝宝比同龄人矮,而营养补充过剩有可能使孩子发育过快,身高体重明显超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2、缺乏运动或睡眠不足

正常情况下,缺乏运动的孩子身高发育不如从小学会运动,经常锻炼的孩子,而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的孩子身体素质和体格也通常处于劣势。

3、激素影响

有的孩子可能由于体质原因,体内缺乏某种生长激素,比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就容易导致生长缓慢,身高发育迟缓,而部分孩子由于补充激素过量,从而出现身高体重明显增长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图模式

总之,孩子出生时的身高大同小异,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父母遗传因素,但后天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旦孩子身高发育出现异常,家长切勿自行判断,盲目采取措施或放任不管,最好尽早让医生做诊断,正确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