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民国著名文学家,一生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堪称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现在有很多都被收录进了课本中,从小学到大学几乎都能看到他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仔细阅读鲁迅的文章,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鲁迅的多篇文章都存在错别字的现象。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大文豪来说,出现这种低级的编辑问题实在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而且,在这些错别字中,大部分还都是常见字。

比如“戴项圈”错写成“带项圈”,“物以稀为贵”错写成“物以希为贵”,“冷得厉害”错写成“冷得利害”,几乎所有的“纪念”都被错写成“记念
”。甚至在鲁迅的经典短篇小说《社戏》中,就有多达十余个错别字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关于鲁迅文章有错别字的问题,早就已经不是秘密了。人教版编辑部每年都能够接到许多中小学生的来信,这些来信中有许多都是反馈鲁迅文章错别字的问题,认为这些错别字影响了阅读体验。

很多人在发现这个问题后也免不了要问,既然鲁迅文章有错别字,为何编入课本时不修改一下呢?针对这个问题,著名教育专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庄文中表示:想改但不能改。因为鲁迅的作品要是能改的话,有时候一篇文章就要修改上百处,这样一来不就改坏了吗?所以,鲁迅文章在编入课本时才一字不改,只在文章下面做个注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1924年,鲁迅在创作《秋夜》时,文章开头就是这么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很多人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这句话写的不是废话么。而且,无论怎么看,这个问题似乎都比错别字更严重。

那么,鲁迅在《秋夜》中的这句话究竟能不能改呢?答案当然是不能改。如果将这段话直接修改成“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枣树”,就会破坏文章中所蕴含的深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可能会奇怪,鲁迅为何在文章一开头就使用如此奇怪的修辞方式。实际上,这句话正是表达了鲁迅此时苦闷、孤独的心情。因为鲁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正深受“复古思潮”的困扰,昔日的战斗伙伴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此时的他特别希望有“别的树”出现,可是没有,有的只是另一棵“枣树”。这样的落差,使鲁迅内心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孤寂,所以才会写下这样的句子。

虽然说在鲁迅的文章中有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比较啰嗦、反复的句式,但是这些都不能任意修改。因为一旦修改了,就破坏了文章所蕴含的深意。再比如,鲁迅的文章中还经常出现“不仅,还”、“不但,而且”这样的句式,虽然这些统统都不符合现在的写作规范,但是这些也都无法进行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点就是,鲁迅文章中的那些错字,在今天看来是错字,但是在当时来说却并不算真的错字。因为当时正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白话文也刚刚开始兴起,文字的使用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并且还存在着许多繁简混用的情况。那时候的一些文字的含义,和现在相比也有着一定的差距。

比如鲁迅文章中的“记念
”这两个字,如果按照现在的词义,肯定是写作“纪念”。但是,在古代的时候,“记念
”这两个所表达的就是“纪念”的意思,例如罗贯中、关汉卿等人的作品中,都出现过“记念
”这两个字。鲁迅从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所以在文章中使用“记念
”这两个字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候,对于汉字的定义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所以才会出现例如“通假字”、“异体字”这样的情况。为了规范汉字的使用情况,国家从1953年开始编撰《新华字典》,到1957年编撰完成出版后,近代汉字的使用才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像鲁迅文章中的这种错别字的现象,也就再也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