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印度军队可谓“流年不利”,频频发生一些堵心的事情。上周,加勒万附近距离中印边境60余公里的一座印度桥梁被卡车压垮,整座桥从中间部位折断成几截,连车带桥跌入山谷,车内二人重伤。值得注意的是,这座桥是印度在该地区唯一能向边境村镇和边防部队运送给养的陆上通道,桥梁垮塌后,周边7000余名边民和军人的粮食供给线也就断了,面临着饿肚子的风险。而今,围绕着这座桥的“噩梦”似乎还没结束……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当地时间6月28日,据《印度快报》报道,2名印度士兵在加勒万地区死亡,分别为37岁和23岁,当时二人正在执行“修桥”任务。据悉,其中一名士兵乘坐的船在河里翻了,可能将人员直接排在了湍急的河水中,随后该士兵被淹死。而另一人跳下河救人时,没能把人捞上来,自己的头部也撞到了水下的岩石,随即身亡。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从他们执行的“修桥”任务来看,这二人应该属于同一支舟桥部队或工程部队,要么是在尝试修复此前被车辆压垮的桥梁,要么就是打算在附近位置建起一座新桥。然而惨剧也在此发生了,事故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第一,当时的作业环境并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论是修复桥梁还是搭建新桥,工程类部队都需要将重型施工机械和桥梁建材运抵施工地点。从印媒的报道来看,军队选择了用船只运送器材。考虑到装载了大重量组件的船只可能存在重心升高,即“头重脚轻”的现象,再加上河流湍急程度超出了安全规定限制,故在这种条件下作业时,意外随之发生。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第二,印度舟桥或工程部队的装备较为落后。与担负战斗任务的部队不同,舟桥部队和工程部队以维修、保障、建筑等任务为己任,自然也装备有属于自己的大批独特工程装备。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战争时期,这些兵种负责为战斗部队扫清地形障碍物,保证人员和车辆等能够快速通行。而在和平时期,凭借手中的施工建设装备,舟桥部队和工程部队还肩负着各项抢险救灾任务,如汶川地震时的解放军工程兵,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的陆上自卫队工程部队等。

而从印度经历的大多数地震与洪灾来看,其国内工程类部队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缺乏性能上乘的重型机械设施,如军用挖掘机、推土机、吊装设备和大型驳船等。或许自诩为“全球第四军事强国”的印度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到了采购战斗装备的领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工程类部队的需求。

查看大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查看大图

桥还没修好,就出现了2人死亡的惨剧,实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一次印度军队怪不了任何人,伤亡不是被任何国家打的,只能自认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