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培晨,1951年生,江苏沛县人。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美术学),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副院长,江苏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基地——江苏省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出版有《徐培晨美术文集》《画猴技法概要》《徐培晨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徐培晨》《生机与雅意——中国花鸟画的世界》、《山林翰墨情》等论著、画集三十余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雪图》136cm x 68cm

如意金箍变画笔,不取西经取画经

文:邵顺文

徐培晨自开始创作以来,所绘作品不下千幅、万幅,其中精品数量浩繁,令人叹为观止。“万里此情同皎洁,百年今日最辉明。《论语·为政》中,孔子曾经悟得“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们谓之不仅是个体社会化与个体化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的生态健康至善的主客观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猴献瑞》136cm x 68cm

笔者认为,这个“不逾矩”放在艺术领域,应当作如是解读:在艺术创新的道路上,真正的不逾矩恰恰是时时、处处准备逾矩。艺术以自己的天真烂漫随时超越古人,超越现实,并超越艺术自身。白石老人的“衰年变法”不正是他不断“逾矩”的表现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瓜果八条屏》136cm x 34cm x 8

纵观徐培晨的作品,他从工笔人物、工笔花鸟、工笔山水、工笔猿猴向写意猿猴的一路突破,哪一步不是因为他“逾矩”才取得的成就?所以,对于真正的艺术大家来讲,他是一个在人格和艺术上的“自由人”。这个自由,即是艺术家观察的自由、表达的自由、突破艺术形式与疆界的自由、“逾矩”的自由。唯有把这种自由用到实处和极处,才能诞生伟大而光辉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泉瑞雪》136cm x 68cm

大象无绳,纵横逾矩,徐培晨在自己的艺术领域找准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位,并开启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可以说,徐培晨正是把画好猿猴,光场传统文化,传递自然世界的和谐美当成了属于自己的使命。他笔下的每一只猿猴都朝气蓬勃,散发着不朽的青春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松高千尺》136cm x 68cm

他一生画猴,但是没有画过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猴,没有画过一只拴在绳子上的猴,没有画过一只困在山崖上的猴。他画卷上的每一只猿猴,都向人们表达着自由、和谐、真诚、热切的情感。徐培晨在猿猴画创作中的“逾矩”,还包括作为画卷主题的猿猴的种类繁多,以及作为画面活动背景的草木植物类别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猴图》138cm x 68cm

在他的笔下,猿猴的种类多达200多种,包括长臂猴、白眉猴、狮尾猴、金丝猴、台湾猴、蜂猴、日本猴、黑白疣猴等。它们活动的区域也从淮河大地蔓延到了世界各地。因而,他猿猴画中的植物也比淮河流域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山果熟》138cm x 68cm

而他作品中常见的植被有松、柏、梅、兰、竹、菊、芭蕉、柳树、芦苇、向日葵、桃树、枫树、椰子、樱桃、荷花、桂花、月季花、迎春花、杏树、牡丹花、水仙花、石榴、梧桐树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每一种植物在他的笔下都趣意灵动,活色生香。可以说,“逾矩”与“自由”意识拓宽了他的创作空间,使得他的作品达到了前人无法抵达的海拔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蕉荫图》361cm x 142cm

与徐培晨交流,我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词:慎独。曾国藩曾经如是诠释“慎独”:“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古今中外,一切大成者,无不是慎独的典范。徐培晨正是这样的典范之一。慎独体现在他的身上,更表现在他对于作品的严格要求上。在开拓中国猿猴画领域方面,他付出了别人无法想象的汗水和努力。对猿猴题材的选择与确定,对猿猴生活的熟悉,对猿猴表达的准确等诸多问题上,他的“慎独”思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猴图手卷》364cm x 35cm

徐培晨深悟罗斯金所言,“艺术的基础存在于道德的人格”,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把自己耸立成属于这个艺术时代的先锋。他是汉文化发祥地的骄傲,也是民族的骄傲。徐培晨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一刻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故乡,没有忘记过自己艺术的根之所在,没有忘记过中国画的原乡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泉猿戏图》180cm x 98cm

原乡的厚重文化传承,原乡的美丽,原乡的苦难情怀都是艺术家不可忽略的养分。而这三者中,苦难的人生履历正是艺术家艺术作品品质的重要血系。徐培晨也有苦难的人生年华,他的少年时光基本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况下度过。这一切成了他发愤图强的种子,也成就了他作品中可贵的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幽谷泉声》180cm x 96cm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用手中的金箍棒一路扫向西方,从而取得了真经;生活中的徐培晨,把孙悟空的“金箍棒”变成了自己手中的“画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卷通往艺术大道的宝典与真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捞月图》175cm x 96cm

这卷真经,我谓之曰“画经”。我相信他的画作能够和《诗经》《茶经》等一样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