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猴子影业”创立于2013年,彼时宁浩已经完成了《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黄金大劫案》。这三部片子无不例外,都是以小投资博取大回报,如《疯狂的石头》投资300万,获得2600万的票房;《疯狂的赛车》投资1000万,获得一亿多票房,让年轻的宁浩成为第四位过亿票房的华语导演;《黄金大劫案》以3100万投资,获得1.5亿票房,再创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如今去看,票房过亿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在2013年之前的年代,票房沾个亿字,那简直是天文数字。另外,这三部片子按照三倍回本率计算,投资方均是少则赚几百万,多则几千万。宁浩也因此成为投资人眼中的摇钱树。

导而优则商,也就在2013年这年,宁浩创建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坏猴子影业”。“坏猴子”使人联想到孙大圣,对规则极具破坏力,同时,也对极具创造力。这样的形象也正是宁浩进入中国电影圈后所扮演的角色。在大制作才能大回报的年代,他以小成本博得大回报的一次次业绩,打破了这个行业定律,也让电影创作者有了深刻反思。

宁浩以“坏猴子”为名,对中国电影给予的厚望就是不故步自封,要推陈出新。同时,也要吸收新导演,不断用新鲜血液打破常规,开创电影版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浩是一个喜剧导演,而且是标准的喜剧导演。为什么说他是标准的喜剧导演,因为有些导演挂着喜剧的“羊肉”牌子,卖着闹剧的“狗肉”。虽然说也有人喜欢吃狗肉,但毕竟不是羊肉,味儿不对。最典型的就是徐峥。

徐峥发迹是沾了香港导演叶伟民的光。在《人在囧途》中徐峥做了主演,可谁知道,“囧”这块金字招牌没有被叶伟民延用下去,倒是徐峥主演转导演,剽窃了去,之后《泰囧》《港囧》《俄囧》将《人在囧途》剩余价值榨取了干净。

至于为什么说徐峥电影是闹剧,主要是因为他所有电影中的喜剧包袱均通过人物耍宝和夸张造型来呈现。于其说它是电影,不如说“长小品”,即把十分钟的小品延长到两个小时左右。我把这种片子称为“小品电影”。小品式的搞笑不能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喜剧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宁浩的电影是属于喜剧电影的范畴,他的喜剧效果是通过蒙太奇叙事而获得的。在宁浩的电影中我们几乎很难看到徐峥式的耍宝在里面,大多是台词的设计、剧情的冲突以及颇具特色的剪辑。

当代国产片导演中能称得上是喜剧导演的不多,排除香港电影创作人员,内地导演中除了冯小刚,只剩下宁浩了。冯小刚早期的作品虽说是借鸡下蛋,喜剧包袱全靠王朔的语言设计支撑,可是冯小刚能够把王朔式的幽默搬到银幕上,已经实属难得。沈腾对喜剧虽有领悟,但是仅拍摄过喜剧短片,到目前为止,还处于为别人的作品演绎角色,尚没有创作过喜剧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坏猴子”创立之初,其目标就是做商业片。但不同于那些烂大街的商业片,他们要做的是有内容价值的商业片。如今看宁浩的作品其实很难想象,当年宁浩是一个文艺片导演。他之所以抛弃文艺片,是因为他在拿着这些文艺作品游走于世界各大影展时,他对台下坐着的十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产生了怀疑。他们这些人是否真能看懂中国的文艺片,是否真能理解导演要表达的东西,自己拍摄电影给这些人看,是否是有价值的。

在这样的疑问之下,他感到这些文艺片就算评价再高,也无人观看,又有什么价值。于是,他开始明白,电影是为观众服务的,商业是电影服务的必然途径。在这样的理念中,他投身于商业片的洪流中,一举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坏猴子”显然秉承着宁浩的一贯理念的。在公司成立之后,他不局限于拍摄自己的片子,同时,也不断地挖掘真正的商业片及商业片导演。《绣春刀》《我不是药神》《心花路放》《疯狂的外星人》均是最好的证明。

宁浩在“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中言道,“集结有志青年电影人,发掘电影新生力量,为有创意、有态度、有个性、有理想的青年电影人们提供一个有主导、有规划、有格局、有未来的发展平台。”就过去几年“坏猴子”出品的电影已经做到了,在未来,相信在宁浩“拒绝艺术片,商业片才是王道”的理念下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