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双叒叕更新了。

01、“点赞”功能回归,还能“分享”

还记得微信文章以前右下角的那个【点赞】吗?

后来被改成了【在看

犹记得当时改成【再看】的时候,那可是被无数小伙伴们吐槽了好长时间,终于在昨天,微信的改版中,重新上线了“点赞”功能。而和“点赞”一起出现的,还有“分享”功能,跟"在看"一起组团出道,就是微信版的“一键三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在看”曾引争议:强制暴露隐私

要求“点赞”回归,是每次微信改版时,用户呼声最高的建议之一。

原因很简单,很多人觉得点击“在看”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因为“在看”会被同步到“看一看”,微信好友就可以在“朋友在看”中看到自己正在读的文章

相比于“在看”,“点赞”的互动压力会小很多,正如微信官方所说,这是“用户对文章的一种轻量的态度表达”。

既不用担心点赞的内容会被其他好友发现,也能表达自己对作者或者文章价值的肯定,从很多用户角度来看,“点赞”是肯定,“在看”则更像推荐。

实际上,“点赞”究竟可以代表什么?微信自己也曾纠结了许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微信通过多次改版反复调整“点赞”的位置和图标样式,从大拇指换成过爱心,又从爱心再变为大拇指。

当时就有一种观点认为,爱心代表喜欢,是一种情绪表达,而大拇指是一种认同,代表了价值取向,微信的摇摆更改,看上去一直在对“点赞”存在的意义进行调整

直到2018年12月21日的微信7.0版本,“点赞”被彻底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好看”,以及后来再次更迭的“在看”,微信选择强化好友之间基于内容互动的维度,来诠释他们对于公众号数据用处的考量。

但是,用户对于“点赞”的需求并没有消失。

这一次,微信没有直接对“在看”进行调整,而是重新增加了“点赞”的数据维度,连同文章左下角的“分享”一起,给了读者三个可供按需选择的态度

有评论这样形容此次改版:“分享是旗帜鲜明推荐,在看是沉默的推荐,点赞则是私相授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享功能很容易理解,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底部分享按钮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此前该功能只是隐藏在文章右上角的“...”按钮,点击展开才可以看到 )如今两个分享入口并存,而且新增的选项位置明显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点赞功能回来的同时,公众号后台也同步更新了“点赞”数据,只要文章被点赞,后台即会显示统计的点赞数,从此以后,运营人们怕是又多了一项KPI指标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唉,啥也别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