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滇池南岸的昆阳,曾是一个靠传统农业生产的小地方,1958年,改名为昆阳镇,原本贫穷的小村子,居住着一群勤劳勇敢的昆阳人。他们在屋前开垦一块菜地,就能养活自己,在屋后养几只鸡,就能喂饱一家子人,世世代代,在小村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自然总不会亏待勤劳的人,野生菌,就是大山回馈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昆阳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宜野生菌生长,如果说云南是野生菌国王,那昆阳就是国王头上的王冠。每年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吃货就会不远万里地涌向昆阳,就为了吃上一口新鲜的野生菌。村民们靠着采菌、卖菌、煮菌,没几年,村子的对面就建起了一座小镇,村民们过上了年入百万的小康生活。

老杨就是其中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杨是昆阳野生菌三巨头之一,因为长得像周星驰,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昆阳张学友”。年轻的时候开大车给人拉货,还卖过十几年牛肉,是一个上得了高速,下得了厨房的老司机。后来转行卖野生菌火锅,这才跟上了村民们的脚步,一年下来,勉强挣个18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杨入行时间虽然短,但却能够跻身“三巨头”,那必是有其过人之处——

老杨的野生菌秘技之一,原料。老杨店里的野生菌应有尽有,凡是山上长得出来的、能吃的品种,在他这里都能吃到,而且保证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问:要做出一锅美味的野生菌火锅,总共分几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是两步。第一步,把各种食材放进锅里;第二步,把它们煮熟。比把大象装进冰箱还要少一步,高端的食材就是这样,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骤虽然简单,但从选材到制作都要十分用心,石锅的清洁,以及煮制的时间对于安全都十分重要。老杨用来计时的东西,是一支比劳力士还要精准的沙漏,这样才能保证最适合食用的程度,既保证美味,又保证安全。老杨做野生菌火锅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就因为他在时间管理这方面一直拿捏得死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杨的野生菌秘技之二,汤底。煮食野生菌使用鸡汤,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老杨专门选用两三年的飞天小母鸡熬汤,据说这些鸡一纵能飞十米高,幸亏老杨和他的员工个个都是精壮小伙、抓鸡小能手,要不然我们都享用不到如此浓郁醇香的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野生菌火锅,一定要先喝一碗汤,对鸡汤过敏者除外。汤味鲜美,唇齿留香,一口下去,就会不自觉地发出一声“啊——”

有一说一,这汤才是这一锅火锅的本体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生菌的鲜,与鸡汤的香在石锅中一定是发生了不可描述的关系,鲜味从野生菌中释放,融入了汤里,同时野生菌又吸收了鸡汤的精华,二者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极了人类文明构成的本质。这一口汤,感觉自己不仅是一个美食家,还是一个哲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手青、青头菌、谷黄菌、竹荪等十几种野生菌煮成一锅,味道口感各有千秋,一口爽脆清甜,下一口就变得绵软鲜香,吃起来感觉十分奇妙,这就是云南大山的味道。他家的干辣子蘸水味道也不过,不过,吃野生菌嘛,还是建议吃个原汁原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杨的野生菌秘技之三,配菜。老杨最引以为傲的东西,是他的双河大干巴。每一块干巴都像麻将那么大,嚼劲十足。面对这样一盘干巴,没有心事的人也会想喝上两口。不过吃的时候要十分小心,因为等你回味过来,其他菜已经被别人吃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板娘是宜良人,连人带鸭一起嫁到了昆阳。她带来的正宗宜良小麻鸭可是鸭中极品,俗话说,上有北京烤鸭,下有宜良小麻鸭,一北一南,制霸鸭界。鸭子皮焦香酥脆,鸭肉却鲜嫩多汁,裹上秘制酱料,层次丰富,令人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正是:

年少飞驰风波里,如今镇坐烟火中。

敢捉凤凰煮珍馐,昆阳菌王老杨哥。

在哪:昆明市晋宁区昆明街道办事处安居家园小区A9栋05,彝家苑野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