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大清晚期名臣;纽约,美国第一大城,世界级大都市,两者虽然都在各自领域享誉盛名,但却远隔重洋,本无瓜葛。但就在1999年一件令人诧异的事情发生了,在寸土寸金的美国纽约百老汇,继林则徐雕像之后,林则徐广场又被批准建立。这其中有何说法?美国纽约又为何要批准建立这样一个广场呢?或许正如专家所说,大有深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则徐,乃是福建省侯官人。虽然父亲林宾日曾考中秀才,可以领取公粮,但无奈家中人口众多,甚至连三餐都成问题,这也导致他的童年十分贫苦。不过贫苦的童年,却在严格的家教以及自己对知识的渴求欲望上养成了他虚心向学、务实的作风。

及至年长,在大儒郑光策、陈寿祺等人的教诲之下林则徐学问大进,并在嘉庆九年考中举人。虽然在年底的会试之中,他无奈名落孙山,但就在嘉庆十一年时,他出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也开始了自己的官宦之路。

尽管晚清的贪腐之风盛行,但林则徐却“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在保持了君子之风之下,也借助张师诚等人的襄助,仕途扶摇直上,同时他又与龚自珍、魏源等人相熟,面对社会危局积极展开辩论。而也正是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之中,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时林则徐已经升任湖广总督,成为了一方封疆大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时代来到近代史的发端,西方列强妄图依靠鸦片打开我国国门,引导白银外流。面对这样的危局,林则徐临危受命。1839年在广州面对严重的鸦片毒害,他喊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以此来表明他的态度与决心。而在收缴了近2万余箱,约237万余斤鸦片之后,一场举世震惊的虎门销烟运动展开。与此同时,针对症结所在他还对倾销这些鸦片烟土的外国人都下钧旨限期离境,并且逮捕了首恶元凶英国人颠地。

但在眼见依靠倾销鸦片、打开中国国门无望之后,英国殖民者终于决定以坚船利炮撬开大清王朝的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而在胜负之上,这个腐朽的王朝也终于签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作为功勋名臣,林则徐也“无罪而罚”被贬谪伊犁,但即便如此在行至西安时,林则徐仍旧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语。而在伊犁这等苦寒边塞之地,他依旧心系国家,记载伊犁的地形地貌也为以后左宗棠收复新疆提供了帮助。

对于这样一位股肱之臣,道光二十五年他终于又被重新启用,然而此时的大清已经沉珂深重,积弊难返,而林则徐也已是英雄迟暮,仅仅5年后便病重而亡。

纵观林则徐的一生,他虚心向学,而向学的内容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儒家学说,还包括对于处于世界前列的西方科技等;而对于鸦片这种毒品他也展现了有识之士该有的 做法,坚决禁绝,绝不姑息。也正是因为这诸班功绩让他留名青史,为人称颂,在我国许多地方也都设置了不少祭祀林则徐的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平心而论,这与美国、纽约又有何干系呢?

若说干系,这件事还要从美国国内的毒品泛滥以及华人的努力说起。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虽然各项经济指标、高新技术等前沿科技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也存在着众多的社会问题,一如种族歧视、毒品泛滥等问题。

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运动兴起,让美国社会吸毒者呈现了火烧燎原之势。在上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美国的吸毒人口已经达到了4000万的规模。而欧洲、美洲其他国家也不遑多让。

吸毒所带的社会影响就是高犯罪率以及经济潜力的问题。伴随着毒品的泛滥也引发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1987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决意通过了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而这个日期也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结束后的日子。1990年在联合国第一次禁毒特别联大上,与会各国更是达成了共识,宣布1991-2000年为联合国禁毒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有着严峻的毒品泛滥趋势以及日渐深入人心的禁毒共识,而林则徐作为禁毒名人,似乎在纽约矗立雕像,建设广场也是水到渠成之事,但事实上这里面却少不了在美华人的助推。

华人作为美国社会之中的一小部分,伴随着清朝末年的国门洞开,他们来到美国。长久以来,在美国社会之中,颇受歧视。1905年美国甚至发生了百年排华运动,而随着华人的努力以及相对缓和的种族政策的实施,华人在美国的声音也逐渐增强,而在纽约也有了华埠等聚居区。一系列的华人民间组织也相继成立,1995年,由华人黄克锵牵头成立了美国林则徐基金会。黄克锵出任主席,而这个组织成立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让世人了解到鸦片战争的历史真相,了解到英国侵略强迫割占香港岛的历史真相,也更现实意义——让林则徐这样代表着民族精神,有着大无畏的禁毒、反毒精神的名人来影响美国社会以及那些吸毒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黄克锵为首的基金会的努力之下,1997年香港回归的同年,一尊林则徐的铜像经由纽约市政府批准得以矗立在纽约华埠中心,东百老汇街头。而在矗立铜像之后,基金会又在1998年1月提出申请修建林则徐广场的议案。得益于市议员傅莉达和侨社贤达以及各界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以及林则徐本人在世界禁毒史上的特殊地位,在1999年这一议案获得批准。

而如今的林则徐广场上,林则徐的铜像依旧矗立。而关于人类与毒品之间的战争,也从未停止。林则徐像是一面镜子,像是对过去历史的承认,更像是对未来努力方向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