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加协定7月1日正式生效,汽车零部件、乳制品等条款有较大更新

墨加协定(USMCA)于7月1日正式生效了,替代了实施了20多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美国政府更是将此协定称之为“21世界最高标准的贸易协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墨加协定的前身是在1994年1月生效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上任以后,多次发表言论批判北美自贸协定引起美国制造业岗位流失,要求重新谈判。

经过了一年多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后,美墨加三国在2018年9月就更新北美自贸协定达成了一致,并更名为美墨加协定。2020年1月份,美国国会最终批准修订后的美墨加协定,递交特朗普签署成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墨加新协定对我国将产生什么影响

从大局来看,新协定大致保留了原有格局,消除特朗普威胁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引起的动荡与不确定性,为北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稳定作用,但是可能将会对我国的外贸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在出口贸易方面,美墨加新协定服务规定了更加严厉的北美原产地规则,会对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贸易产生抑制作用

规定汽车、电子等为代表的制造业的原料来源和生产环节大部分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生产。通过增加北美产值含量的比例要求,进而减少或阻止中国、越南、印度等国厂商通过转口贸易和代加工贸易,进入北美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以汽车制造的原产地比例为例,贸易区销售的零关税汽车零部件比例必须达到75%,原先的规定比例是62.5%,另外还要求汽车制造商至少70%的钢铁和铝要来自北美。

这些规定将会对我国的汽车零部件、钢铁和铝等产品对北美地区的转口和代加工贸易造成不良影响。未来可能会影响到德国、韩国、日本出口至美国的汽车零部件选择,考虑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威胁,也有可能在将来出现类似的供应链顾虑。

这些贸易转移将会影响到我国部分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贸易,从而增加中国与第三方在北美市场的竞争

另一方面,还需警惕协定中的“毒丸条款”对其他发达经济体可能引发的效仿效应。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限制性条款是否可能被美国塞入美欧协定、美日协定,也值得进一步观察。

来源:上海特普沃德国际物流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