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家两天不打扫,就能冒出来一堆“毛毛”。

家里要是有个猫猫狗狗的,时常掉毛倒也情有可原,可关键是,我家根本没养宠物,对于这些经常冒出来的“毛毛”就真的是摸不着头脑了。

有人跟我说是地域因素,北方沙尘天气多,才会助长这些小玩意的嚣张气焰。可我倒不这么认为,带着对这些“毛毛”的疑惑,我们进入今天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毛”的来源

1.纤维短绒

我们把床单、被褥、窗帘啥的统称为纤维制品,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脱落一部分短绒,散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各种棉质衣物和织物,也会因洗涤不当而损坏纤维,造成部分短绒脱落。

这些掉落的短绒,会由于重力作用沉淀在所有裸露的平面,如地板上、窗台上、柜顶上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攒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各种毛发

不管男女老少,谁还没被脱发困扰过?何止是头发,我们皮肤表面的皮屑也会随机掉落,尤其是冬季天气干燥,又不好好护肤的时候,一脱衣服掉一层皮,可能还夹杂着些许头皮屑......

这些毛发碎屑附着上灰尘聚集在一起,也会形成绒状物散落在那些你看不见的犄角旮旯。

养宠物的家庭,猫主子、狗主子的掉毛频次不比咱们少,它们毛质细软,自然更容易散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尘土

开窗通风很重要吧?但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

其实,就在我们每次开窗通风的时候,由于室内外空气流通,就会导致一部分漂浮物趁虚而入,开门同理。

进出家门鞋子上带的灰尘、外出衣物上沾到的灰尘,以及某些家具掉落的粉尘都为成堆的“毛毛”贡献了一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毛毛”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纤维类短绒直径都是微米级的,被吸入肺里危害可想而知。它与灰尘一起,悬浮在室内的各个角落里,如果不及时清理,会致使呼吸道系统受损,造成气管发炎、鼻子过敏、哮喘等,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样才能减少这些“毛毛”?

以下几个经验之谈,请牢记:

1.清洗完的衣物和不常穿的衣物要及时收起来,不要在外面堆着,以此减少纤维短绒掉落。

2.床单被罩啥的要经常换洗,晾晒完成后抖一抖,或在烘干机里烘。

3.预算充足的家庭,请买单独的烘干机,自带绒毛过滤器,轻松过滤掉衣物、床品上的绒毛;预算如果有限,就准备几个粘毛器,时常在衣服、床品上滚一滚,能减少一定短绒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养成定期扫除的好习惯,说白了,要是能天天拖地、擦尘,哪还会有这么多“毛毛”?

5.秋冬季节皮肤干燥,多涂抹身体乳,防止皮屑大量掉落。

6.一些减少清洁成本的电器:新风系统、扫地机器人、手持吸尘器、除螨仪等等,有预算的就都准备上,好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想要彻底杜绝这些“毛毛”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良好的生活习惯去减少它,去营造更健康的居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