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与周边多国都出现了边境纠纷问题,且多为印方主动挑起,这让外界不得不对这个野心勃勃的南亚大国提高警惕。或许是因为同时应对多个方向而感到力不从心,印度政府紧急向多国求购先进武器装备,如向俄罗斯紧急进口一批苏-30MKI和米格-29战斗机,催促法国提前交付“阵风”战斗机,以及试图加快接收美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当然,国际军火生意并非只有买卖,租赁也是种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色列就在这个时候向印度伸出了“橄榄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印度国内消息显示,印度军方人士称,为了尽快加强前线印军的防空能力,以色列军方决定紧急向印度提供一批先进的“巴拉克-8”型中程防空导弹。预计下周,该型导弹系统就将从以色列启程,以空运手段运抵印度,然后部署在印度边境一线地区,这笔合同将以租赁形式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来说,用户国向他国租借武器装备时,除了要支付租金,倘若装备在使用中损坏或毁于战斗,还需要向出租国支付赔偿金。当然,一个国际惯例做法是,用户国在租赁他国武器一段时间后,两国可商定以折旧后的二手价格完成买卖交易,即用户国最后“由租转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不直接以进口的方式购买新装备呢?其实这里有一个时间性的问题,即倘若用户国对这批装备的需求很急迫,出口国又来不及在短期内生产出足够的装备,那用户国就会考虑直接向出口国购买或租赁该国军队正在使用的同型号武器,以满足装备缺口为第一要务。由此也能看出,印度边境一线部队对先进防空系统的渴求程度。

事实的确如此,前不久印军将国产“阿什卡”防空导弹部署到了边境地区,但“阿什卡”却并非什么高端装备。从本质上说,“阿什卡”是印度对苏联“萨姆-6”防空导弹的仿制改进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姆-6”诞生于1966年,而“阿什卡”则立项于1982年,印度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让研发完成的“阿什卡”通过各项测试,满足列装部队的要求。然而用当前的眼光来看,“阿什卡”可谓“装备即落后”,若用它来打击一些雷达反射面积大且机动性差的大中型飞机和无人机倒是尚且可用,若是想拦截机动性强悍的现代先进战斗机或小型巡航导弹,那基本不太可能了。此时此刻,在世界范围内也能排得上号的先进防空系统“巴拉克-8”的到来,必然令印度前线部队防空实力大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以色列如此“热心肠”,愿意向印度及时提供“橄榄枝”,或许我们也可以效仿这种思路,与某些亟需先进装备的国家做做军火生意,比如说到今年10月就能摆脱联合国武器禁运制裁的伊朗,亦或是叙利亚之类的。倘若伊朗真的购得我们的国产外贸型装备,不知以色列的感受会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