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新冠疫情响应等级再次升级,使原本即将复苏的迹象又再次紧绷,作为文旅产业从业者不免心头一紧,一方面担忧北京疫情情况,一方面担忧文旅业经济复苏状况,不得不说,2020这次新冠给文旅行业带来极大重创,使得游客减少了出行,旅游业GPD急速下滑,但国内疫情逐渐平稳后(不包含北京疫情),端午的出行率有了明显回升,从大数据中看出,省内游及周边游成了游客出行首选,那这个“冷静”时间,不正是旅游景区升级的绝佳时期吗?线上云旅游推广不就是景区升级规划的好机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先看看各景区省内游客的占比来看,2020“五一”假期访客量前十的景区中,省内游客的占比相比2019年同期也 均有提升,其中杭州西湖省内游客占比从2019年的 72.55%提升至2020年的88.57%,上升16.02%,排名第 一;泰山景区省内游客占比从2019年的80.53%提升至 2020年的92.08%,上升11.55%,排名第二;丽江古城 省 内 游 客 占 比 从 2019 年 的 68.06% 提 升 至 2020 年 的 79.13%,上升11.07%,排名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0端午首日接待国内游客1727.6万人次,到三日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880.9万人次,同比恢复50.9%;实现旅游收入122.8亿元,同比恢复31.2%。与劳动节假期相比,恢复进度分别回落2.7个和5.5个百分点。但是与清明节假期相比,恢复进度则分别提高12.3和11.9个百分点,人均每次旅游消费也有明显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种热门景区,可能受疫情影响不大,即便省内游客不来,外地游客也抢着来!

但很多省内景区并没有这样好的条件,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小景区,平时无人问津。即使在黄金周也不会有很大人流量。那么这样的景区该如何通过升级提升来吸引游客呢?旅游景区升级规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软硬兼施。

旅游景区的升级换代包括软环境硬环境两个子系统。其中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景观设施三个部分;软环境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服务质量、旅游形象、人力资源五个部分。项目组依据景区目前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发展特点,确定景区升级换代的三部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景区升级标准化:在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八大方面逐项对照改进,尤其针对清明期间、周末农家乐的自驾车交通拥挤、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可重新设计了交通游线,同时激活景区线路,为景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景区升级特色化:根据景区自身发展需求出发,通过从文化之美、新农村风貌之美、田园之美、乡村娱乐之美等方面充分演绎打造符合景区的主题,打造体验全景式旅游区。在旅游景区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品和文化体验产品。依托产业庄园等打造体验式旅游。

3、景区升级时序化:围绕4A创建目标,突出重点,把4A创建任务的时间及项目建设分解落实,理清每个责任单位的责、权、利,形成各个责任部门齐抓共管,确保4A创建有时、有序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游景区可以借疫情机会大力宣传自己:

一、增加曝光率机会。比如短视频营销。游客有很多地方都是在抖音上找到,决定去玩的。

二、提升景区服务。游客来此地后如果感受不好,也不会进行二次传播,所以服务质量是弥补各种不满最直接的办法。

其实这两点相信大家都知道,具体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不是几句话可以把景区升级写清楚。总之,抱怨大环境已经改变不了也控制不了,唯有在危机中发现机会,突破景区自身所在问题,积极应对才能让景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