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那么辛苦干嘛嫁人呢,留在娘家过一辈子是正道,可为什么有“女大不准留”之说。

愿给愿收,不论多少,作为一个仪式即可。不以财物多少论身价,只要小俩口自己满意,现在年青人大多是自由恋爱婚姻,父母能帮则帮,没有能力,就自己奋斗,上一辈人都是这样过来的。高价彩礼的陋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慢慢地会消亡,不再成为约定俗成的要求。

存在即合理,其实彩礼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女儿在婆家发生意外后对娘家的补偿!按照法律规定,女儿去世后,娘家对女儿的遗产是有继承权的,在现实社会中没见谁家死了媳妇会按照法律规定返还娘家遗产!彩礼可以看做是女儿一旦出现意外对娘家的补偿! 如果不要彩礼,人家养大的女儿,为婆家做了贡献,一旦出现意外,娘家人才两空就合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真的安这个法律严格执行的话。以后男的更加讨不到老婆了。女孩被打胎的还要多了,真的应了那句老话。生个女儿赔钱货。幸幸苦苦养大成人。没有彩礼就出嫁了。 男方家去了媳妇添加人口。开枝散叶,子孙满堂,女儿一出嫁一年能回娘家几回,尤其有儿有女之后为了她的孩子,恐怕一年难得回家几回。你说要一点彩礼不合适吗?

人家养了二十几年的闺女给了你们是应该收彩礼!因为你已经把闺女给人家了,不能白给是不!人家也不能白要是不!这一给一要的本身就存在严重的不和理!女人就是物件,男人才是主人!男人咋使用自己买来的物件随心情,男人咋对待自己的物件,自己最有话语权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礼的本意是买断女方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继承权利,现在这种意义已经不存在了,出嫁娶入已经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对各自父母继续承担赡养义务也继续享有继承权利。女儿结婚并不是把女儿送给谁,而是女儿有了自己独立的生活,不再是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还是自己的,还是可以依靠的。为了让女儿的独立生活更好些,父母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也是顺理成章,和对待儿子一样。这些帮助无所谓彩礼嫁妆,算是对小夫妻或者自己儿女的赠予,但一定要强调一下,父母的帮助是权利不是义务。事实上,现在在大城市里很少有彩礼嫁妆的做法了,通常是双方父母尽自己所能对小夫妻的生活提供帮助,没能力的话就由小夫妻自己打拼挣家业,题目中那种说法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说这个话题就扯平等,生孩子的时候咋不说平等,孩子妈妈的姓都愿意吧!带孩子的时候怎么不说平等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按照自古以来的惯性,女的就该干家务生孩子带孩子,还要被看不起,而且多数还是被婆家看不起,为啥啊?不就是因为没有出去挣钱么?都想不要一分钱娶媳妇,还要求媳妇有收入。还要求媳妇干家务带孩子,教育孩子,孝敬公婆!都以为女的结婚后就该是超人啊!如果女的往娘家拿点钱孝敬父母,多数会被婆家收拾吧!就问,公平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是“彩礼”,也未尝不可。父母养女儿一场容易吗?付出了多少心血?说话办事要讲良心!“彩礼”可以根据男方的经济状况决定,是一种表示,是一种诚意。一分钱都没有,是对女方和女方父母的一种藐视不尊重。说的好,结婚之后对岳父岳母好好孝敬,婚后能做得到吗?娶了媳妇就把媳妇当做了自己的私有财产,真正孝敬岳父岳母的真不多。男人还是要大度一点,应当是给岳父岳母的养老钱,让老人心里有些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性在传统习俗上和现实生活中,都存在较大的生活风险性,彩礼是对女性的一种风险性补偿,就和你买保险一样,但在现实中,这种保障也给不了女性,因为婚后女方又把钱带回了娘家,一旦男方对女方不好,女方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或者肉体上。女性都会是被伤害的一方。所以彩礼并不过分,你娶得起就娶,娶不起那是你能力的问题,干嘛要给女方扣一顶道德的帽子?

我觉得反而是对女方的尊重,佛主传经还要付钱,佛说经不是白传的,人家养大女儿何止那点彩礼的钱能打住的,只不过是一种尊重的体现,但是要的太多我不赞成,不是卖女儿,我也是女儿,以后彩礼肯定会要的,还会贴一些给他们小两口。这就是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