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丛林走出

经过了千万年的文明演变

建立了自己的社会规则

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城市家园

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城市诞生

又在城市养育后代

沿袭父辈的传统

又加之以自己的经历

将它传授给下一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有一天

孩子们在

林立的高楼中仰望夜空

再看不到横贯天际的银河

再听不到山川河流的澎湃

再闻不到泥土的芬芳

再不能在田野里自由地奔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才发现

城市角落里的动物园

是种多么可笑的存在

动物被关在笼子里

供人观赏而失去了野性

人类也被围困在

自己建造的巨大的“钢铁城市”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唾手可得的信息

和成套的理论知识

让我们几乎忘记了

千万年来

人类是从每一次日升日落

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命的孕育是一种奇迹

是宇宙亿万分之一的概率

才诞生了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

才有了这个蓝色星球上蓬勃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文明下的城市

让人类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不用再担心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

人类用科技调节温度、湿度……

如果你愿意,可以用灯光点亮世界

让黑夜永不降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任何凶猛的野兽

可以闯入

这个钢筋混泥土的世界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

终于可以不再任由“自然”摆布

然而,困扰我们的问题从未停止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福感”

并未随着“安全感”

来到我们身边

川流的人群中

笑容越来越少

快节奏的城市生活

带来的竞争、焦虑

让一些人开始重新思考

我们短暂的生命

是否真的一定要这样去度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是不是

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

是不是应该回到

我们已经离开太久的自然里去看一看

呼吸着湿润的空气、脚踩着柔软的土地

像孩子那样欢闹嬉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

人类的宿命

就是寻找栖息地

并建造家园

人对于“家”的依赖

并非只是空间的属性

更是精神的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遍千山万水

来到腾冲

竟是如此亲切

薄雾缠绕在山间

最美的是雨中从云层打落的

那一束阳光

彩虹横贯天际

600年前移居到此的祖先

将汉文化的温柔细致根植于这片土地上

有一瞬,觉得自己就像离家太久的孩子

终于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冲人很“可爱”

他们自古以来重视教育

在腾冲保存最好的古建就是文昌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

即便地处边城

也未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固步自封

他们开放包容

在和顺古镇拥有100多年历史的乡村图书馆

西式的门窗、中式的屋檐

这都是那些曾经“走夷方”的人

带回来的外来文化

并让它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冲有一种魔力

不管你过去有怎样的经历

来到这里,便想停留下来

徐霞客也爱腾冲

从大理向西南而行

翻越高黎贡山

这里是他万里行纪

所去到的最西边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一刻

也许是半生

也许是世世代代

时光流逝

每一个在此留下足迹的人

每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人

都在这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秋

水稻成熟的季节

也是腾冲最美的季节

在温泉小镇的稻田里

大人、孩子

脱掉鞋子踩在水稻田里捉鱼

庆祝一年的丰收

这些鱼苗

是在插秧苗的时候

就放到稻田里的

随着水稻的成长成熟

捉稻花鱼的时候就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孩子

你不必再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样抽象的语言

来教育他们珍惜生活所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天捉完鱼

傍晚再到村庄旁边

看着农民伯伯把收割下来的稻谷

打去麸皮,一碗白净的大米呈现在面前

对于这些自然的恩赐,心中是有敬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文明与原生文化

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外来的移民

可以随意走进山间稻田

做回一个“丛林里的居民

当地的村民也

可以享受先进的城市理念所带来的

完善的基础设施

博物馆、游泳馆、儿童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市从小就教会我们竞争

却从未教会我们如何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其实很简单

在最干净的土地上

种植自己最喜欢的食材

曾经辛苦的工作、赚钱、购买食物

如今直接向土地去获取

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的简单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腾冲

这个翻越高黎贡山

才能到达的滇西小城

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惊喜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

开始重塑自己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之所往,行之所至

与自然同歌,与大地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