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这样的城市,在你每次离开的时候,心里总会留下一些念想,西安可能就是这样的城市。对于一个吃货来说,相比大名鼎鼎的名胜古迹,遍布西安大街小巷的美食才是我的最爱。西安美食众多,那为何偏偏是羊肉泡馍能够申遗成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安,羊肉泡馍一般被叫做“煮馍”。所以说,泡馍其实并不真的是把馍直接泡进羊肉汤里吃,它是把掰的细碎的半熟饼子用羊汤烹煮而成的。从“泡馍”到“煮馍”,恐怕不仅是人们对食物精细化追求的提高过程,更是人们在不断加快步伐的社会中刻意追求缓慢、惬意和精致生活的殷切希望。食物中蕴藏着历史文化的潜规则,而规则的传承也对我们的饮食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小编当初应朋友邀请,来西安的第一天就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馍开始的。

清晨七八点,随便走进鼓楼附近一家羊肉泡馍店,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客人,有的是朋友,有的是家人,三五人一桌,一边掰馍,一边聊天,悠闲自在。在这里吃羊肉泡馍讲究自己掰馍,死面烙的馍,巴掌大小,要想掰好却要费一番工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洗净双手,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轻轻掐、慢慢拧,把馍掰成黄豆大小,掰得大小合适、形状匀称的人常常会引来周围食客赞赏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掰好的馍放在大碗里,用带数字的夹子将其区分,由服务员送到厨房,加高汤、牛羊肉、粉丝烹煮,配上一碟糖蒜重新送回桌上,如果没有特殊的叮嘱,那么厨房端回的就是口汤(吃完剩一口汤),有些行家会要求做成干泡(无汤)、水围城(多汤)或者单走(吃馍喝汤)。顾客根据带数字的夹子认领成品一确保每个人吃到的都是自己“定制”的泡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肉泡馍的烹饪要求很严格,烙馍、煮肉、切肉、煮馍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好的泡馍看似普通,吃进嘴里却外软内韧、肉烂汤浓、齿颊留香。有名的泡馍馆会在饼上烙上自家的店名,羊肉也会选择膻味小的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羊肉泡馍也是个工夫活儿,掰一碗馍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吃时要沿着一个方向慢慢蚕食,不能搅动,以保持原香原味。

在西安,出名的羊肉泡馍馆有同盛祥、老孙家和老米家等。百年老店同盛祥位于西安中心,与地标性建筑鼓楼隔街相望,店内游客云集。不过,西安本地人却是不大去的,老孙家、老米家这样隐藏在巷弄之中,价格实惠,口味出众的馆子更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津津有味品尝羊肉泡馍时,还会听到有人津津乐道羊肉泡馍的典故。

传说中,当年的宋朝皇帝赵匡胤,在他称帝以前有一次被困在了长安,天天吃不饱饭,只能忍饥挨饿。有一次,他路过一家煮羊肉的店铺,掌柜看见他很可怜,于是就让他把自己带着的干馍掰碎,放进了自己的肉汤里面煮熟吃。赵匡胤当时就觉得这就是他吃过最好的食物了。后来,当了皇帝的赵匡胤又一次路过长安,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羊肉泡馍,还是感觉非常好吃,并且给了这家店铺的掌柜很多赏赐。这件事情一经传开,羊肉泡馍最终变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千多年来,经过西安坊上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泡馍”已在色、香、味、形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成为一道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喜食不厌的绝佳美食。“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肉泡喜气洋洋”,是对陕西人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