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已经不知道见证了多少历史。

7月6日,又一个值得留在记忆中的日子,这一天沪指大涨5.71%,涨幅创5年新高,A股市值当日暴涨3.42万亿,总市值创出历史新高。

同样“牛气冲天”的还有汇市。

香港一外汇交易员表示,近几日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主要受外资加大力度配置A股影响。外资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北上渠道进入A股前,会先在离岸市场进行人民币汇兑,离岸人民币需求的增加带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进而带动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

数据显示,6日北上资金全天净买入136.52亿元,近三个交易日净买入均超百亿,累计净买入额近44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6日,人民币一路乘风破浪,对美元汇率在离岸和在岸市场接连升破7.06、7.05、7.04、7.03四道关口,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涨幅均接近500个基点。

7月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353个基点,报7.031,升至2020年4月14日以来最高,升幅创2020年4月9日以来最大。离岸汇率则在早盘一度升值至6.9918,是今年3月18日以来最高值,时隔3个多月后首次收复这一重要的整数关口。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汇率早盘最高升值155个基点至7.0034,亦逼近7整数关口。

今年上半年,在岸人民币由6.9632元贬至7.0654元,贬值约1.47%;离岸人民币则由6.9592元贬至7.0690元,贬值约1.59%。同期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跌4.4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周二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一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总额为0.22万亿美元,实现连续五个季度的增长。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升至2.02%,创出新的历史高点。

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强劲反弹的预期升温,人民币资产已经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回顾今年前四个月,根据中国工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胡亚冰的总结,新冠疫情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1:1月下旬到2月中旬,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升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6.86∶1震荡贬值2.5%至7.04∶1;

阶段2:2月下旬到3月上旬,国内疫情迎来拐点,同时美国新增确诊病例增多,引发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担忧,推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7.04∶1升值1.3%至6.95∶1;

阶段3:3月中下旬,国外疫情蔓延叠加石油减产协议破裂导致美股持续暴跌,引发美元流动性危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承压贬值至7.10∶1后震荡交投;

阶段4:4月以来,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采取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大量流动性,美元流动性紧张局面暂时缓解,资本市场出现修复性行情,市场避险情绪减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震荡升值至7.07∶1附近。

接下来汇率会是怎样的走势,专业机构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在全球普遍量化宽松的背景下,人民币保持稳定是基本方向。“在这种全球经济状况比较低迷,全球的资金、外贸都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稳定,人民币稳中趋升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中国银行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下半年国际形势中也有不利于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因素,其中,中美关系仍是最大不确定性变量,若摩擦进一步升级,将加大人民币走贬压力。整体而言,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双向波动中保持稳定,双向波动幅度预计较大。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表示,得益于国内防疫态势持续向好,以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预计出口增速将随着全球需求恢复而明显反弹,资本项目也将受益于开放力度加大和中美息差走阔,人民币将继续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国金证券判断下半年人民币将存在一定的升值压力,一方面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较美国等其他海外国家恢复的更快。另一方面,在美联储持续宽松的背景下,美元或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中美息差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其次,对于美股市场,美联储兜底美国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宽松推升美股重回疫情前的新高。全球风险偏好相对较高,这也有助于全球资金流向回报率更高的新兴市场。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此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受国际收支失衡、美元需求大幅上涨所致。在国内疫情干扰减弱、全球避险情绪减弱、国际收支企稳情形下,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

兴业研究同样认为,虽然外部因素可能对汇市情绪造成冲击,但人民币内生的贬值压力不强。汇率对货币政策的掣肘有限,在经济复苏仍然面临挑战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可能继续保持弹性,充当宏观经济的稳定器。

大概率是升值的话,对外贸人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回想起在2015年牛市里曾采访过一位工厂老板,他说,现在股市这样,制造业真没法搞了,辛辛苦苦干一年,赚到的钱不及股市里一周的收益,他的一些朋友也不对设备、厂房投入了,把资金抽出来专心炒股去。

唯有唏嘘。